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200多名青少年重走“新四军路” 安大路串起扬州红色经典旅游线
2018-07-31 09:03:00  来源:扬州网-扬州晚报  
1
听新闻

  扬州网讯 7月,为纪念新四军北上抗日80周年,我市组织首届红色夏令营活动,200多名身着新四军军服的青少年重走“新四军路”,营员沿着安大路前进,这正是当年新四军北上挺进之路,是新四军开辟江高宝的重要地域,也是今天的革命老区。据市委党史办统计,全市现有革命遗址145处,其中江都18处,高邮63处,宝应44处,三地的遗址遗迹占全市的86.2%。

  安大路南段

  渡江北上抗日“桥头堡”

  安大路南段的大桥、吴桥、网子桥、花荡、焦家荡地区,曾是新四军北上抗日的“桥头堡”。

  江都大桥镇设立了“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第一站纪念碑”。1939年11月,陈毅从扬中到大桥地区考察,专程到开元寺向寺庙主持风山和尚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动员他们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东南局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曾山到吴桥地区指导工作,成立了中共苏北特委,特委旧址和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部旧址仍在。

  当年陈毅、管文蔚等领导同志居住的房间、用的物品、睡的床铺等都完好地保存着。陈毅曾从这里三进泰州城,开展统战工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动人故事。

  江都郭村镇于氏姊妹楼是晚清建筑,曾是苏北指挥部旧址,新四军部队在此整训后,组成了7000多人的队伍,东进黄桥地区。在此成立了苏中第一个县级政权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6月,新四军挺进纵队在郭村浴血奋战7天7夜,以2000兵力击退了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13个团20000兵力的围攻,取得了军事、政治的双重胜利,500多名新四军将士在此壮烈牺牲。“郭村保卫战纪念馆”就是重要见证。

  安大路中段

  三垛河口伏击战歼敌最多

  高邮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粟裕指挥的抗日战争最后一役高邮战役,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块根据地连成一片,为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高邮市汉留镇曾是苏中一分区所在地。现建有以胡曾钰烈士为主题的纪念园,记载了军民团结抗击日寇扫荡的战斗经过,铭刻着78位烈士的名录,成为该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邮三垛河口伏击战是新四军6师18旅歼灭日伪军最多的一次重要战斗,纪念碑上镌刻着军长陈毅、副军长张云逸、政委饶漱石和参谋长赖传珠的通令嘉奖。高邮临泽镇是新四军开辟江高宝的重要地域,该镇现存中共临泽支部旧址、中共高邮县委旧址、高邮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也是华中第一地委、第一专署所在地。

  安大路北段

  西安丰誉为“苏中小延安”

  宝应县的曹甸、西安丰、射阳湖等东荡地区,曾是苏中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被誉为“苏中小延安”。1944年,新四军一师在粟裕师长的率领下,从东台三仓迁至宝应西安丰,这里仍保留有谭震林、粟裕、陈丕显、季方等领导同志居住地。还有新四军一师练兵场、新四军苏中榴弹厂、苏中报社、苏中银行、华中印钞厂、三友酒厂、新四军军械厂第一总厂等多处红色遗址。

  在曹甸创办的苏中公学,由粟裕任校长,从1944年6月到1946年5月先后办了5期,为军队和地方输送了四千多名骨干。宝应县柳堡镇是《柳堡的故事》发生地,也是该影片的拍摄地。一曲反映军民鱼水情《九九艳阳天》唱响全国。

  【学者观点】

  打响安大路红色旅游线路

  扬州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陈荣坤介绍,安大路两边集中了全市8成革命遗址遗迹。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生活过,战斗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址遗迹。在这块热土上,党的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地方政权得到建立和巩固,抗日武装得到发展和壮大,是抗日活动最活跃、对敌斗争最频繁的地区,投身抗日救亡的人员多,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多,牺牲的革命烈士多。

  “扬州市的革命遗迹遗址点多、面广、线长。”陈荣坤认为,开发和利用扬州现存的革命遗址遗迹,把红色文化旅游与自然生态游、历史文化游、民俗风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整体包装上市,以丰富和繁荣扬州市旅游事业。安大路沿线的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和人文风情资源极为丰富,观赏点多,旅途线长,涉及面广。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安大路沿线的旅游资源,建设以红色旅游为主线的里下河乡村风情旅游观光带,打响安大路里下河水乡风情旅游品牌。

  通讯员 市新妍 记者 姜涛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