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这些晚上你被“叮”上没?近期扬州蚊子进入活跃期
2018-06-06 10:0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6日讯 扬州已正式入夏,天气渐热,蚊子也开始变多了。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期蚊密度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但较去年同期略低。今年5月起,扬州县(市、区)启动病毒蚊媒监测,这是扬州市首次实现监测全覆盖,目前结果显示,扬州市处于安全范围。

  近期蚊子变多了

  不过仍低于去年同期

  “感觉最近蚊子变多了!太扰人了!”市民王先生吐槽,前天夜里,他被蚊子咬醒了好几次,“一直在我耳边‘嗡嗡嗡’,还把我身上叮了好几个包。”王先生算了一下,夜里开灯6次,打蚊子花了4个多小时,总共打死6只蚊子。

  记者昨从市疾控中心急传科了解到,近期蚊密度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是4月份的两倍左右。急传科副科长罗直智告诉记者,今年第一波蚊子于3月中下旬“来袭”,以越冬蚊为主,比去年早来一周。3月开始,市疾控部门在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地点设立了30个监测点,采用诱蚊灯等方式,随时监测蚊子成虫动态,严密监控全城蚊子的密度情况。3月20日前并没有监测到蚊虫的活动,但随后一周开始出现少量蚊子萌动。

  到了4月份,蚊密度开始缓慢上升。目前,已迎来蚊虫的活跃期,“5月、6月是蚊虫的活跃期,到了7月、8月,则进入蚊子的高峰期。”罗直智介绍,根据监测,5月下旬的蚊密度较去年同期低一成左右,预测今年蚊密度可能会低于去年。

  登革热检查全覆盖

  目前扬州处于安全范围

  “今年扬州县(市、区)开展登革热病毒蚊媒监测,是首次实现全覆盖,而往年都是县(市、区)抽样检查。”罗直智介绍,2014年夏季,由于南方沿海城市多地出现登革热疫情,扬州市开展了登革热蚊媒专项应急监测,随后将这项纳入常规蚊媒监测。

  因为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媒介,所以它是扬州市疾控部门监测的重点对象。“白纹伊蚊咬人十分厉害。”罗直智说,人们所说的“花蚊子”,就是白纹伊蚊,一旦叮咬人后,就会分泌出一种酶,让人感到奇痒无比,皮肤上隆起包块。

  5月起,登革热病毒蚊媒监测启动,根据现在的监测结果,“布雷图指数”在5以下,属于安全范围。“布雷图指数”是评价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指标,也就是平均每百户内有伊蚊幼虫孳生的容器数。“布雷图指数”如果高于20,就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该地区造成登革热的流行。布雷图指数小于5,说明该地区登革热不可能输入及进一步传播。不过,扬州市有的县(市、区)积水中已有白纹伊蚊的幼虫。

  专家介绍,登革热病是经蚊子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热不会人传人,由白纹伊蚊叮人传播。通过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大量复制,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将病毒传播给他人。该病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和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病死率低。扬州并没出现过本地感染的登革热病人。

  扬州有30多种蚊子

  但咬人的主要有五六种

  疾控专家表示,今年扬州蚊种并没出现特别变化。扬州蚊种有30多种,但咬人的蚊子主要有五六种,如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其中,库蚊个头较大,是优势蚊种,生长在阴暗的地方,活动范围最为广泛。

  罗直智表示,蚊子是真正靠天繁殖,它的密度受气温、雨水、繁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气温25℃左右、湿度为60%-65%时,蚊子繁殖速度加快;而气温接近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蚊虫最为活跃,对人的攻击也变得异常凶猛。相比之下,“越冬蚊”攻击力较弱,它们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腹部干瘪,因为在寒冬时,它们主要躲藏、静伏在阴暗、潮湿、避风的场所,不吃不喝。复苏后,只要连续多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8℃-20℃,它们便会饥不择食,吃饱后准备交配产卵。

  (疾控轩 王诗韵)

标签:
责编:顾伟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