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文明有礼二十四条”成“市规民约” 尚礼之风吹遍全城
2018-04-11 09:0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丁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11日讯 文明城市之美,美在颜值,更美在气质。

  近年来,扬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创建的奋斗目标,久久为功,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法制化建设,整合各种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出台多项制度,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构建文明城市攻坚共享长效机制,把创建过程中积累的好做法、好经验制度化、常态化,制定出台“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等制度规范,有效提升市民素质,引领一座城市的新时代文明风尚,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

  法制化推进,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在文峰小学,每周三的班会课上,学生代表走上“文峰学生讲坛”,用儿童的视角、儿童的语言讲述自己的道德观,待人以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

  3月15日下午,全市深化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发布了《扬州市文明校园测评体系》,该测评体系将通过六个方面对文明校园的创建进行测评。

  一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注重整合社会志愿者力量,开设“八礼四仪”名师大讲堂,推行“中小学生18个基础好习惯养成教育”,深入开展美德少年推选、学习、宣传活动,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教育网络,做大做强扬州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品牌。

  文明行为促进是一项长期性、常态化工作,制度建设必不可少。近年来,扬州积极推进文明行为立法进程,通过立法来引导规范市民行为,构建指导体系、丰富规约体系、完善责任体系,法制化推进,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把核心价值观不断渗透到城市的角角落落,渗透到市民的血脉中,从而最终实现文明和谐有序幸福的城市发展前景。

  外地游客到扬州饭店吃饭,先看“笑脸”,公示牌上不同的“卡通脸”代表不同的诚信等级。早在2012年,扬州10个街区成为首批“放心食街”,随后在药店、宾馆等公共场所推进。短短几年来,扬城窗口服务单位,更加规范有礼。

  市文明办、市信用办诚信“红黑榜”定期发布,让服务窗口贴“笑脸”的越来越多、贴“哭脸”的越来越少。张张笑脸,让人倍感“贴心”。

  穿行扬城街头,行走在社区,不时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志愿者,他们头顶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活跃在街道、社区、敬老院。我市推进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发展,让志愿服务“动”起来、让志愿服务“活”起来、让志愿服务“实”起来、让志愿服务“强”起来。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市民素质提升、文明习惯养成等难点热点痛点问题,我市积极推进《市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地方立法调研及编制工作,为市民教育践行和参与监督提供法律支持。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制定宣传“守规矩讲礼仪——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引导,让文明礼仪规矩规范深入人心,转化为市民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

  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同频共振”,全市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一大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推动形成处处讲文明、人人讲礼仪良好社会风尚,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动真碰硬解难题,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今年第一次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点评会颁发了文明城市建设“红旗”“黄旗”。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得到了“红旗”,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得到了“黄旗”。

  “动真碰硬”是扬州文明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词。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面对面、实打实、硬碰硬”工作作风,践行“五可”工作法, 在各项工作中坚持做到“可定义、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

  近年来,我市把深化文明城市长效管理作为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锲而不舍抓推进。2015年3月,市委、市政府启动文明城市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以种种硬招数深化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城市面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秩序、市民文明素质等都有新提升,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三年多来,双月点评制度,每次都解决一两个牵涉面广、工作难度大的重点问题,运用这个综合性工作平台,有效解决文明城市建设的疑难杂症。

  去年1月15日,扬州首个“智慧菜市场”——广陵区荷花池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正式纳客,这个运营近半世纪的老农贸市场终于告别了“脏乱差”环境。

  城市农贸市场是文明创建难啃的“硬骨头”。2016年以来,扬州在农贸市场标准化、公益性改革上“破题”,通过回购私营市场产权、回收公有市场经营权等方式,进行农贸市场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一批农贸市场通过“刮骨疗伤”提档升级。

  全市推进城管体制改革,将区城管人、财、物下放到街道,让街道有责有权、统一调度,让城管队员成为不流动的“网格员”。“3+X”乡镇综合执法模式在秋雨路试点,秋雨路从“攻坚点”变成“示范点”,如今成了“文明示范路”。

  清明小长假,前来扬州旅游的人不断增多,随处可见来扬的外地大巴和自驾车辆,而市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让”。

  从去年3月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展了“礼让斑马线做文明有礼的扬州人”文明交通活动,率先倡导和实践的是公务车、公务员私家车和包括公交车、出租车在内的公共交通车辆,对不礼让斑马线行为进行抓拍和现场处罚。如今不仅公交车、出租车主动礼让,私家车也已习惯文明礼让。

  让,是一种美德。一个让字,展现了现代扬州人的“优雅”,让这座城市更舒心、更贴心、更暖心。

  “清水活水工程”、“八老改造”、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城市书房建设、文博城建设……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我市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从城市发展中分享更多发展成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

  做时代新人,尚礼之风吹遍全城

  4月4日,我市举行践行“文明有礼二十四条”——“夹菜用公筷”现场观摩活动,让文明就餐的礼仪之风吹进宾馆饭店、吹进单位食堂、吹遍千家万户。

  “夹菜用公筷”是“文明有礼二十四条”中文明用餐“四个规矩”之一,虽是餐桌礼仪的细微小事,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落地的有益尝试。

  文明礼仪,是丈量一座城市软实力的精确标尺。去年,扬州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新春伊始,扬州拿起“尚礼”这根标尺,自我量度。

  2月2日,我市发布“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从文明用餐、清洁卫生、公共场所、安全出行、爱我家园、热情待客六个层面,倡议每一个市民当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行文明礼,担当扬州文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共创共建高品质全国文明城市。

  “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发布后,很快刷爆了微信朋友圈,成为市民热议话题和网络“热搜”。“做时代新人,让尚礼之风吹遍全城”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琼花观社区安装了10个广播,每天中午对居民开展专题宣讲10分钟;在大街小巷张贴“文明有礼二十四条”宣传标语;组织辖区中小学生开展“文明有礼二十四条”漫画解读,让大家入心入脑。

  市文广新局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形式多样的节目来宣传,比如2018扬州城市荣誉表彰及新年联欢会里面的小品《生日宴》,讽刺穿睡衣和拖鞋上街、闯红灯等不文明陋习。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周启云说,我们将继续创作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深入到社区和基层去演出。

  3月5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学,第一课不是上专业课,而是全校6000名学生同上德育课。应该校邀请,前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首任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大使鲁培新为全校师生作“文明礼仪”主题报告。当得知扬州发布“文明有礼二十四条”时,80多岁的鲁老很是欣喜,他直言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的生动体现。“我走了很多城市,在我的印象里,扬州此举走在全国前列。”

  如今在扬州大街小巷,随时可见“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漫画宣传墙,随处可见“最美的风景”。

  前段时间,西区明月湖公园刚改造好,家住翠岗小区的黄女士游园时,看到公园长椅上有个平板电脑,静候两个小时没有等到失主,于是在椅背上贴出“招领小纸条”,被誉为“公园里的最美风景”。

  人是最美的风景,更多来扬州的人,深深感受到礼仪之城的热情和魅力。许多外地游客说:“扬州景美人更美,最难忘的就是这里的人文明素质高。”

  走进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扬州把目标瞄得更远,要保持文明创建常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全过程,凝聚起建设强富美高“新扬州”的强大力量,让百姓享受高质量的生活。(记者 丁云)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