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华夏航空杂志推介扬州旅游
2018-04-10 10:4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10日讯 昨日,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华夏航空专属航机杂志《华夏云集》2018年4月刊再次推介扬州旅游。在杂志的“深度发现”栏目中,作者用美文、美图等形式聚焦美丽扬州,叙述精致慢生活。

  三篇章翔实叙述

  华夏航空杂志推介扬州旅游

  “说起扬州,似乎仍然停留在那个身怀荣耀的古都时代:它是隋唐的广陵郡,是明清的扬州府;它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烟花三月”,是“最春天”的江南城市……”打开《华夏云集》杂志4月刊,在深度发现栏目中,记者看到了名为“扬州慢”的深度策划报道。整篇报道分为“扬州:一座大运河上的传奇城市;扬州慢:从早茶开始;澡堂里的江湖”等三个篇章,分别从运河城市、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等角度翔实地介绍了扬州的文化。

  昨天,记者联系该文章的作者蒲亮,他告诉记者,大约在今年3月初来到了扬州,不仅体验了扬州的园林文化,同时也对扬州的漕运、早茶文化和水包皮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报道最为不同的地方,便是瞄准扬州人的慢生活。”蒲亮告诉记者,没来扬州之前,他更多是从古诗词中探寻扬州的文化精髓。然而,当他在扬州逗留了三四天之后,扬州人的那种慢生活才真正地吸引了他。“从容的扬州是我认为最适合隐居的江南城市。”

  体验“皮包水”

  感受扬州人的慢生活

  “第一篇文章我选择了‘大运河上的传奇城市’这个角度。古时,扬州因运河而兴,漕运和盐商文化造就了当时扬州的空前繁荣。”蒲亮说,大运河与扬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讲述大运河和扬州的渊源,让更多的人对扬州这座城市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第二篇文章谈到了扬州的早茶。说起早茶文化,蒲亮告诉记者,他是广州人,虽然也是在早茶文化中长大,但来到扬州后,他还是被扬州独特的早茶文化所震撼。“广东人喝早茶,一般是‘一盅(排骨饭)两件(点心)’。”蒲亮介绍,到了扬州,他对于扬州早点之丰富、量之大感到吃惊。除了上包子,还会上肴肉等菜品,本来这是一家人吃的量,但是在趣园、冶春、共和春等茶社,即便是两个人一起吃早饭也是这样点餐。经过与客人的交谈,蒲亮了解到,在周末,扬州人的早茶可以从上午8点吃到中午12点,这便深刻体现了扬州人的慢生活,“广州吃早茶一般半小时结束,我们的节奏要快得多。”

  在扬期间,蒲亮还去了瘦西湖。“我在瘦西湖的岸边走了三四个小时,一步一景,让人很惊喜,让人很陶醉。”蒲亮表示,瘦西湖与杭州西湖不一样,有一种私家园林的私密感,不事张扬但也能自然流露。扬州不像南方,也不像北方,有自己的立场,自成一体。

  聚焦“水包皮”

  遗憾未能采访“理发刀”

  “扬州的‘三把刀’技艺声名远播,厨刀为主的淮扬菜被聚焦的次数最多,所以这次我选择了修脚刀。”此次来扬州,蒲亮表示,印象最深刻的当数扬州的“水包皮”文化,“扬州浴室的构造和洗浴行业之发达,让我觉得很震撼。浴室中工种分工细致,搓背师傅的敲法都有不同。”如果不是行程太紧张,蒲亮坦言,他也想泡一下扬州的老浴室,体验下“水包皮”。

  此外,他介绍,此行的遗憾是没有来得及采访扬州的理发刀。“有当地的朋友介绍我去采访紫罗兰的仇师傅,我等了半天,仇师傅一直在忙,我只能先走。”蒲亮告诉记者,他本以为只有扬州本地人才是仇师傅的忠实顾客,没想到现场还有好几对外地游客在排队理发。其中,一对来自北京的情侣专门请仇师傅给男生理了一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发型,并在门口拍照留念。

  记者 屠明娟 居小春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