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扬州首现集中“生态安葬” 18人集体签约 生态葬渐入人心
2018-03-29 17:2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在墓园护卫队的引导下,20名逝者家属手捧骨灰坛前往花葬地

  

  在专业下葬工的协助下,逝者家属缓缓将骨灰坛放置于花葬穴内

  

  为逝者献上鲜花

  中国江苏网3月29日讯 昨天,扬州墓园举行了“生态葬生前签约和生态葬集中安放”仪式。18人与扬州墓园集体签订了生态葬生前契约,同时20个家庭选择在此生态葬。

  据悉,这是扬州首次举办较大规模的生态安葬集中安放活动,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特地赶来现场,对扬州这一生态文明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生前签约身后生态葬的做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扬州市民接受认同。

  20名逝者集中生态安葬

  18人签订生态葬生前契约

  当天上午,在墓园护卫队的引导下,20名逝者家属手捧着可降解的骨灰坛来到花葬地,在专业下葬工的协助下,逝者家属缓缓将骨灰坛放置于花葬穴内,让逝者入土为安,随后覆盖上花草谨以纪念。逝者家属三鞠躬,将手中的花瓣撒到花葬地,寄托对先人的哀思。

  “母亲能够长眠在风光秀丽的扬州墓园,有鲜花作伴,我想母亲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的。”公交司机刘振兴认为,生态葬既节约土地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还树立了殡葬新风。

  在生态葬集中安放仪式举行前,扬州墓园还举行了生态葬生前签约。18名市民在“扬州墓园生态葬意向协议书”上郑重签字,自愿在离世后选择生态葬,回归自然。

  67岁的沈庆华是一名骑行爱好者,昨天他穿着骑行服来参加生态葬生前签约仪式。他说,“生态葬”既尊重了“入土为安”的中华传统文化,又遵循了低碳、环保的绿色文明殡葬理念,是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大地的安葬方式。

  为殡葬改革树榜样

  去年节地生态葬比例达11%

  “安葬逝者其实是一种文化活动,所以我们不能光用经济杠杆来引导人们选择某种安葬方式,生态葬省钱省地却不一定得到人们的文化认同。”扬州墓园主任张峰表示,传统风俗的每一点改变都绝非易事,如何为亲人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如何能更好地寄托哀思,人们从不敢怠慢。基于此,要想让人们在安葬方式上“尝新”,必须提供足够强大的文化理由支撑。

  张峰介绍,墓园从低碳环保、节约土地资源等理念出发,以生态葬的形式把更多的绿地还给自然,把更好的生态留给后辈。

  市民政局副局长毕顺元在集中安放仪式上表示,选择生态葬的个人和家庭,以及推行生态葬的扬州墓园,为我市的殡葬改革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示范。

  据了解,近年来全市节地生态葬持续推进,选择生态文明殡葬群体明显扩大,去年节地生态葬比例达11%,比2016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注重每一个细节

  安排护卫和专业下葬工服务

  “用地少、不立碑,这些生态葬的优点,在传统观念里却会造成‘生态葬就是薄葬’的误解。”扬州大学社会学教授吴林斌认为,生态葬只有凸显比墓葬具有更优越的生态环境,才能让人接受。如果生态葬区自然风景怡人,青山绿水、红花绿树环抱,有了“托体同山阿”的意境,逝者安息在此就成了一桩幸事。

  “省钱省地,但是不能省掉对逝者的尊重,生态葬不但不能省略一些仪式,而且还要加强。”张峰说。当天的生态葬仪式,墓园为每位逝者都安排了一名护卫和一名专业下葬工服务。“全过程都是专人专门服务,每一个步骤和动作都要体现逝者的尊严。”张峰说,现在看来,生态葬更需要在流程中表达一种人文关怀,丰富体验感、加强营造仪式感都是生态葬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生态葬才能真正做到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

  通讯员 田劲禾 记者 姜涛 摄 影 张卓君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