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月30日讯 “一碗老鸭汤,神仙也难求。”寒冬腊月是喝鸭汤补气养身的时节,开车到胡场美食街,喝上一碗正宗的胡场老鸭汤,已成为不少市民满足味蕾的消费习惯。昨天,记者来到胡场村探访,走在该村境内的司徒庙路上,发现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小商圈”——数百米长的一条街集聚了红庆汤馆、香江酸菜鱼、老酒私厨房、香水楼酒店、长岭鸭汤、胡场汤馆等饭店,而各种“某某鸭汤”的广告牌更是遍布街边。一碗老鸭汤喝出了一条美食街、一条产业链,西湖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仅在这个产业链上就业的就有1000多人,每年营业额超过千万元。
在胡场村,提到老鸭汤,村民都说徐长岭是创始人。今年44岁的徐长岭,19岁在杭州萧山大饭店当厨师,三年后回到胡场,就在胡场村司徒庙路开了一家小炒店。小炒店对面有几家工厂,徐长岭做的面条、粉丝、小炒很是“投口”,工人们上下班都会来光顾。下乡游玩的市民也经常光顾长岭小炒店,尤其喜欢点上一道老鸡汤,配上几个农家小菜。由于土鸡越来越少,有顾客建议做老鸭汤。于是,徐长岭沿袭老鸡汤做法,开始探索煲制老鸭汤的工艺。
“酒香不怕巷子深,汤鲜不怕路途远。”一晃20年过去了,胡场长岭鸭汤越来越香,连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客人都念念不忘地来喝上一口。2015年,徐长岭在金槐路投资500万元新建了胡场长岭鸭汤大酒店,他悄悄告诉记者,这些钱都是他做小炒、煲鸭汤赚来的。“高峰期平均每天能卖60份老鸭汤,中午就有20桌人吃饭。”高长岭对记者说,“假日下乡,喝碗鸭汤”已成了一些扬城“老饕”的口头禅。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就在长岭鸭汤旁边,记者发现还有一家胡场汤馆。店老板高士兵多年前曾在德国慕尼黑中餐馆打工三年,听说家乡老鸭汤走俏,他从德国回来创办了胡场汤馆。两家店虽仅一墙之隔,但生意越做越红火,旺季一天七八十辆外地小轿车停在店门口,把这一段司徒庙路挤得水泄不通。
客人多了,用工也多起来。高士兵介绍,除了前台雇用五名服务员,还有固定收购鸭子的几个人,长年在外, 收购贩运,加之后台的几名大厨师,从饲养老鸭到收购宰杀、厨师煨炖、前台服务,加之还有提供烟酒、蔬菜的,别看一个小小的鸭汤馆,已形成了一条全产业链。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利器。胡场村为了保护老鸭汤业已形成的特色产业,注册了“胡场老鸭汤”商标,并成立了行业协会,规范市场经营,哪家饭店打出“胡场老鸭汤”招牌,须征得协会授权。
靠厨艺,煲出鲜美鸭汤;靠产业,培育美食长街;靠品牌,壮大一个产业。这几年,胡场村还借助老鸭汤品牌发展农旅融合项目。胡场村党支部支委周勇告诉记者,2006年“西湖春天”农业生态园落户胡场村,去年扩大规模,从蒸包子到发展农家乐,总投资近亿元,提供餐饮、休闲、运动“一条龙”服务,是“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在胡场村境内宿扬高速南侧,又有一个投资亿元的蝴蝶谷休闲观光农业项目落户,一期占地200亩,被列入市重大农业“四新”项目,未来这里将建成集餐饮、观光、花卉栽培、水产养殖、垂钓、采摘和民宿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