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月23日讯 品尝狮子头,只能用调羹,不能用筷子;扬州炒饭的米饭必须要比鸡丁、虾仁、火腿、干贝好吃;文思豆腐最大的技术含量不是刀工,而是吊汤……昨天,由市烹饪协会主办的“淮扬菜美食书场”在锦春园大酒店开讲,扬州淮扬菜文化学者、上海美食文化研究会高级顾问周彤,通过视频、解说以及体验等形式,教食客如何鉴别、制作淮扬菜品狮子头、文思豆腐和扬州炒饭,娓娓道来菜品背后的历史典故。接下来,淮扬菜美食书场还将通过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VR虚拟现实等现代传播方式,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1
【怎样叫正宗?】
筷子夹不起来,只能用调羹
“狮子头”原来的名字叫葵花斩肉。相传起始于隋朝,后来到唐朝才演变为狮子头。这道菜距今已有1370多年。“如何测验正不正宗?你可以把狮子头盛在小碗里,摇一摇,再将碗放在桌上。”周彤一一揭开品鉴秘诀,他说,如果狮子头在碗里还有一阵轻微的颤动,这叫“狮头甩水”。
周彤说,品尝狮子头绝对不能用筷子,因为它极嫩,根本夹不起来。正确的吃法,是用调羹。如果是硬邦邦的,一夹就起来,那只是肉疙瘩了。
“制作狮子头是一刀不剁的,而是用‘切’。经验丰富的淮扬菜师傅,在肉皮上拉一刀,通过感受刀的阻力,就能知道是老猪还是幼猪,再根据肉质决定肥瘦肉丁各切多大。”周彤表示,还有一项绝技:把肉末抱起来摔,抱摔的时间越长越好,肉末更加细腻。
此外,狮子头的正确吃法,是根据季节不同、时令菜不同,有所调整改变。比如,河蚌红烧狮子头、风鸡烧狮子头、青菜烧狮子头、芽笋烧狮子头等。
2
【开发线上书场】
网络直播VR虚拟现实展示淮扬美食
“打小吃狮子头,没想到,制作过程处处显示着人类的智慧实践和匠心精神。”市民王思琪一边感叹,一边发朋友圈。
在两个小时的书场中,周彤还一一解读了扬州炒饭、文思豆腐等经典菜品的品鉴和烹饪秘诀。昨天,淮扬菜美食书场“线上版”也与世人见面,首个视频以“淮扬美食品鉴:清炖狮子头(上)”为题,全长近3分钟,生动趣味,幽默诙谐。接下来,这一活动形式还将通过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VR虚拟现实等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将影响力推向更广的层面。
“外地人到扬州,往往奔着淮扬菜大名而来,却找不到正宗地道的淮扬菜;而另一方面,淮扬菜到底好在哪里,不少扬州人自己也解释不清。”市烹饪协会秘书长邱扬毅说,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形式,联合更多有志于淮扬美食文化的餐饮企业,形成正宗淮扬菜的美食联盟,让消费者知晓,真正的淮扬菜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哪里才可以放心地消费和体验。市烹协 记者 赵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