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4日讯 “鸡头米”学名芡实,因果实形状酷似鸡头而得名。在这个本应该丰收的季节,鸡头米却很难采到。记者昨从高宝邵伯湖渔管办了解到,近两三年,因为湖区水位偏高,鸡头米种子被冲走,今年更是“零星”可收,想吃鸡头米不容易了。
现象
高邮湖鸡头米
“零星”可收
鸡头米又叫芡实,是扬州著名的“水八仙”之一。在扬州,九成的鸡头米都分布在高邮湖,正常来说,生鲜鸡头米的产量在400-600万斤。
“新鲜的‘米子’(种仁)往年可以卖十一二块钱一斤,而‘干米子’可以卖到五六十块钱一斤。”鸡头米是高邮湖区重要的水生经济植物。对当地渔民而言,往年采收鸡头米的劳务收入可达上百万元。
据渔管办渔政处处长孙文祥介绍,2014年鸡头米进入采收期后,淮河上游开始排洪,导致高邮湖水位上升,大部分鸡头米被大水冲走;2015年,同样因为大水,高邮湖鸡头米几乎绝收;2016年,高邮湖水位比正常年份要高40厘米左右,同样导致鸡头米歉收。“今年也是一样,只能说是零星可见,很少见到。”
探访
鸡头米少了,对鱼虾生长有利
湖区的鸡头米少了,但对于鱼虾等生物而言,却是比较有利的。据介绍,前几年,由于湖区鸡头米太多(面积超过3万亩),鱼虾等资源受到很大影响,有时还需要人工清剿部分鸡头米。因此,渔管办从2013年起,对湖区鸡头米面积进行控制,而且规范了鸡头米采收制度,实行“采收许可证制”——凭证采收,不许人工播种、施肥、喷洒农药等。
“我们请专家对鸡头米生长水域进行了调研,发现鸡头米在收获前和收获时,对湖水和其他水生生物有着很大影响。”孙文祥解释,“由于鸡头米的叶片非常大,水下基本没有阳光。而当它生长最旺盛的时候,水中氧气含量很少;采收后,茎叶腐烂,水中几乎没有氧,水下也几乎没有鱼虾,水生生物总量不到其他水域的十分之一。”
记者从渔管办了解到,不仅高邮湖在控制鸡头米,全国所有大型湖泊也都是不允许人工种植鸡头米的。从2013年起,渔管办对湖区鸡头米已实行“许可制”,“这个许可,是有限制的许可,就是只许采,不许播种。”为了进一步杜绝人工播撒鸡头米,渔管办规定,有捕捞证的渔民,可以通过申请,在渔管办规定的水域采收鸡头米。
未来
调查和评估后酌情保护鸡头米
“鸡头米3月发芽,5月叶片冒出水,9月果实成熟,10月茎叶开始腐烂。要想吃高邮湖鸡头米,只能等到明年了,而且还要看明年的天气好不好。”孙文祥介绍,正常年份,前来高邮湖采收鸡头米的渔民有上百户,成为高邮湖上难得的一景,每一户渔民都可以挣到一万元左右,“算下来,渔民靠采收鸡头米的劳务收入可以达到上百万元。今年没鸡头米采,渔民也就损失了上百万元。”
“到明年鸡头米生长季节,我们会对鸡头米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鸡头米是高邮湖的特产之一,需要科学合理有序发展和利用。湖底还是留有相当一部分种子的,这些种子来年还可以发芽、开花、结果,然后再繁衍后代。”孙文祥介绍,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未来3年内只要水位正常,湖区鸡头米数量还能恢复。
记者 詹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