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运》调研现场。
中国江苏网7月13日讯 “这条2000多年历史的人工河流,无数的人、无数的船、无数种生活、无数的故事。历史和现实交织在一起,我们在历史中探索,在现实里寻找,关于大运河,那些改变中国的故事。”昨天,记者获悉,大型历史纪录片《国之大运》摄制组来扬进行前期调研,深入了解运河及与这座城市的关系,为纪录片搜集素材。据了解,这部纪录片将由央视纪录频道丝路纪录片团队拍摄制作,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上与今天的大运河。
6集纪录片
全新视角审视古今大运河
大运河是至今仍然活着的“世界遗产”,也是中国人改变大地模样的经典例证。“关于大运河的纪录片佳作已然不少,但题材大多是围绕运河本身,还原其历史性,而这条河依然未被说尽。我们这次想把范围和视野扩宽,寻找新的视角,以‘大运河改变中国的故事’为主题,将目光投向运河沿线城市经济、文化、工业等方方面面。”纪录片《国之大运》总撰稿张海龙介绍,《国之大运》将以“长河”“国脉”“财富”“文渊”“奇思”“今天”作为分集主题,分别以帝王、官员、富商、文人、工匠、延续等作为观察视角,重新观察这条伟大的人工之河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联,也看看在大国崛起的今天,大运河如何重焕异彩。
“应该说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做了很多,首先是选题策划,我们始终努力在寻找新的视角。光是有关大运河的各类书籍,我们就收集了不下百册,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并撰写出最初的12集大运河纪录片脚本。”张海龙告诉记者,后来考虑到时间以及资金等诸多因素,本部纪录片将按6集规模拍摄,每集时长50分钟。
说起大运河
扬州是绕不开的城市
张海龙介绍,在正式开拍之前,他们计划先作一次前期调研,带着摄制组成员,重走一遍大运河,通过实地感受的方式,对沿岸的城市和故事进行进一步整理。接下来,还要按照新的思路把脚本重新写好定稿,“纪录片的拍摄讲究时间与空间的跨度,周期比较长,我们一定要按故事的形态去寻找适合镜头以及场景。”
据介绍,《国之大运》将把纪录片的影像之美以及“大河叙事”功能发挥到极致,构建“商业大片”标准的影像冲击力,多角度展现绵延1000多公里的大运河,运用航拍、水下摄影、逐格摄影等多种方式,展现运河历史及运河两岸丰富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
此次纪录片摄制组一行10人来扬之前,已经走过了杭州、嘉兴、无锡、苏州、镇江等城市。张海龙表示,说起大运河,扬州是个绕不开的城市,“它可谓是大运河沿线的核心城市”。
全方位了解扬州
在保护运河基础上开发特色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互联网’,起到互联互通的作用。”张海龙表示,将扬州放在这个维度中去考察,它是处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会点的城市,沟通南北,发散至全国。自汉代起,凭借盐业兴盛和舟楫之利,扬州三度繁盛,富甲一方。
“我们已经去过个园、何园等园林,还有东关街、东关古渡,秀丽又壮观的感觉让人难忘。”张海龙说。谈起夜游运河等举措时,他不禁感叹扬州在对运河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出特色。
接下来,摄制组一行还将走进高邮盂城驿、拜访雕版印刷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义时、寻访“玉器古镇”湾头镇等等,全方位了解扬州,为纪录片搜集素材。
记者 车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