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扬州大虹桥曹寅碑轰动红学界 工程中或还有重要发现
2017-06-28 09:0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正在修缮中的大虹桥

  ■记者 王鑫 陶敏

  中国江苏网6月28日讯 昨天,本报报道了大虹桥修缮时,施工人员在大虹桥南侧桥腹发现了清代曹寅题石碑。这一研究曹雪芹家族与扬州历史渊源的珍贵实物资料,轰动了中国红学界。昨天,我市文物部门和考古部门再次来到现场,进一步落实石碑保护事宜,推断该石碑可能是1973年重建大虹桥时搬至这里的,文物部门也期待在接下来的工程中能有相关的重要发现,可以破解历史谜团。

  1973年大虹桥拆除重建

  可能拿这块石碑当建材

  听闻大虹桥南侧桥腹“藏”清代曹寅题石碑,昨天,有很多市民来到大虹桥,希望能看看这块石碑。

  大虹桥是扬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相关资料记载,大虹桥初建于明末,原是木桥,因桥上的红色栏杆而称红桥。乾隆元年(1736)将木桥改为石拱桥,因桥形似彩虹卧波,遂将“红桥”改为“虹桥”。清乾隆年间,王渔洋在扬州做官时修缮了虹桥,桥上建亭,他常与一班文人在桥上作诗。由于诗人的吟咏,扬州虹桥声名远扬。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1960年曾两度对大虹桥进行维护修缮,将台阶改建为坡道,以通车辆。毕竟经历百年沧桑,此桥桥体质量远不能适应瘦西湖主入口交通流量的需要,1973年,大虹桥拆除重建,由单孔扩为三孔,中孔直径8米,边孔各4米,以中孔通画舫、游船,全长44.36米,宽7.6米,为放缓坡度,延长接线道路,以通车辆、行人。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拱圈,栏杆仍用“一字”式,以存古韵,桥面用芦席纹的花岗石铺就。

  去年,景区建设部门发现大虹桥的桥身拱圈上有不少结构性裂缝,被专业机构评定为危桥,最近,大虹桥修缮工程正在进行中,如今在南侧桥腹发现曹寅题写的石碑,有人好奇,石碑原来在哪里?是何时“藏”在大虹桥桥腹?文物部门工作人员推测,可能是1973年大虹桥在重建时,因为该石碑相对而言保存比较好,当时可能被废弃,于是被另作他用,被人们搬到了这里,成了大虹桥的建筑构件。

  至于该石碑一开始所在地及其用途,目前还是一个谜,需要寻找到更多历史信息加以考证。但是,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强调,该石碑原本就在扬州,是毫无疑问的。

  石碑将取出搬至扬博保护展示

  期待工程中能有相关重要发现

  看见珍贵文物成了大虹桥的建筑构件,不少市民觉得可惜,文物部门表示,该石碑是研究曹雪芹家族与扬州历史渊源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有助于扬州盐业史的研究,所以,文物部门也初步制定了保护方案,适时将这一珍贵的石碑从桥身取出,将这块残破的石碑搬至扬州博物馆妥善保护并展示,充实扬州历史文化研究展示。

  同时,现场勘察了石碑的保存现状,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发现的这一块石碑,应该是一组石碑中最后一块,至于其他几块在哪,会不会“藏”在桥的其他地方,或者因破损严重被丢弃在大虹桥下面的河道里?文物部门也期待在接下来的工程中能有相关的重要发现,可以破解历史谜团。

  延伸阅读

  曹寅与扬州

  曹寅与扬州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曹寅到扬州任职,在扬州办事衙门就是两淮巡盐御史廨署,当时又叫盐漕察院、扬州盐院、扬州使院。位置就在今天的汶河北路皇宫广场。

  康熙四十四年(1705),时任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的曹寅,奉皇帝之命在扬州刊刻《全唐诗》。曹寅为此专门在天宁寺创办以编校刊刻内府书籍为主的出版机构,称为“扬州诗局”。所刊刻的图书,世称“诗局本”,以其缮写之精、雕刻之美,一直被后代版本学家奉为圭臬,在中国版本学史上享有极高地位。康熙朱批:“刻的书很好”。后来曹寅又主持刻印《佩文韵府》。

  在扬州,除了刊刻《全唐诗》以外,曹寅还领衔刊刻了康熙朝的另一部巨著《佩文韵府》。为了能兼顾刊刻《佩文韵府》与江宁织造两项都很艰巨的皇差,曹寅甚至把南京江宁织造的许多事务都搬到了扬州来处理。曹寅是病逝在扬州书局里的,《楝亭集》的最后一首诗,诗题为《病店诸子日夕抚视志感,少愈当逐头细书以伸此意》,曹寅临近病逝时,身边是有晚辈在的,而且还不止一个。

  曹寅和扬州盐商们营建了高旻寺行宫。康熙四十四年(1705)春,康熙第五次南巡,见到新建的高旻寺行宫,非常高兴。曹寅在钦差巡视两淮盐课御史任上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当时朝野各阶层的一致好评。曹寅病危时康熙亲赐圣药,“限九日到扬州”。

  康熙四十九年(1710)的初春,晋商乔承望的大儿子乔国桢在扬州城东的甪里村修建了“东园”,当时曾名噪一时。曹寅不仅亲自为东园景点逐一取名,而且还为其逐一题诗,这就是寄题东园“其椐堂、几山楼、西池吟社、分喜亭、心听轩、西墅、鹤厂、渔庵”八景的《东园八咏》。曹寅题咏东园,作为他的风流轶事之一,曾一度在扬州广为流传。

  康熙五十七年(1718),扬州商民在小东门街太平坊建曹公祠。据说,在曹寅祠堂里,有一块碑石,此碑上半部刻有曹寅的画像,下半部刻着曹寅的生平和时人对曹寅的赞语。

  专家观点

  石碑坐实曹家“扬州旧梦”

  应邀请全国专家来扬研讨

  北京曹雪芹学会顾问、中国红楼梦学会原副秘书长、87版电视剧《红楼梦》副总监制胡文彬说,一大早就有人告诉他,扬州出现新的红学史料了,这真是太不容易了。这无疑是给红学研究、曹学研究注入了新鲜的力量,必要的时候,可以围绕这块石碑,进行全国专家研讨。

  胡文彬感叹,从原来的纸证,到现在的石刻,就坐实了曹家的“扬州旧梦”。这块石碑的出现,也拓宽了曹学研究的空间,从而也使得扬州这块红学研究高地的地位再次得到奠定。“从这块石碑上看,没有任何作伪的可能,时间、地点都能对得上,应该多做几张拓片,请全国的红学专家们看看,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听到这条新闻,让我非常兴奋,毕竟在红学研究上,能够出现这种实物的史料证据,非常难得。在扬州发现的东西,一定是货真价实的,一定会有丰富的文物信息。”中国社会科学院红楼梦研究所副秘书长任晓辉说,“如果这块石碑是在北方发现的,那么大家的第一个反应,一定是真的还是假的。可是,这块石碑是在扬州发现的,没有任何的造假性,这一定是真的石碑。”

  任晓辉说,现在要对这块石碑进行妥善的保护,并且尽量恢复石碑上的文物信息。特别是在这块石碑的周围,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发现?说不定会有更大的收获,这就需要扬州的文物考古人员,进一步做实做细这项工作。

  “红学界一直认为,曹寅就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父亲林如海的原型,这块石碑的发现,肯定会为红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实物依据。”樊志斌说道。

标签:曹寅;大虹桥;扬州;石碑;中国红学界;发现;文物;这块;部门;研究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