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春红楼小馆在上海新天地开业(资料图)
中国江苏网6月22日讯 电视剧《深夜食堂》播出后,不仅是夜宵吃什么,餐饮行业的发展也引发关注。昨天,记者了解到,上半年扬州餐饮品牌在本土和外地新开门店近40家,预计部分品牌下半年会新开更多门店。不过,与去年的计划相比,本土品牌在今年上半年的发展明显放缓,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餐饮格局正发生变化,大多品牌在规避风险。
本土品牌再发力
上半年全国新开40家门店
据前瞻数据库数据显示,2017年5月,我国餐饮收入达3211亿元,当月同比增长11.6%,增速再次提升0.5点;1-5月累计收入15293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1%。据介绍,5月当月我国中高端餐饮收入达779亿元,当月同比增长9.2%;大众餐饮收入达2432亿元,当月同比增长12.7%,餐饮行业各细分市场均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相关人士分析,目前整个餐饮行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渐入一个小高潮。
昨天,记者走访扬城餐饮市场了解到,包括冶春、多伦多、东园小馆、虹料理、天兴斋、狮子楼、吴记粥铺、淮扬府、趣园、熙春、吾妈妈等扬城本土餐饮品牌今年上半年再发力,在全国新开门店近40家。
据了解,冶春在上海和扬州共开5家分店;东园小馆上半年在扬州本地及周边城市新开门店近20家,目前还有苏州、常州等地的门店正在装修中;滋奇火锅今年4月在江都新开门店一家,旗下子品牌滋喜小冒菜新开门店两家;扬城一味餐饮有限公司旗下的趣园茶社在友谊智助酒店和花都汇新开两家分店;吴不同餐饮公司在打响狮子楼品牌后,今年在1912小镇开新店鱼不同;江都区辰茂京江酒店旗下的熙春茶社在江都北区新开1家熙春小馆;在北京发展的淮扬府在中粮广场新开分店游园惊梦1家;吴记粥铺上半年在镇江、盐城、张家港等地各开了1家分店;一亩草原在沃尔玛开设两家分店。
此外,本土餐饮还有更多的年轻力量加入。大牌冒菜已有新店开到新加坡;在外地发展的扬州品牌醉海棠,今年上半年回扬开设一家分店。
比预计发展缓慢
将在下半年开业冲春节消费
根据全国餐饮行业的数据分析,5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2017年以来首次超越上年同期,限上餐饮收入增速与上年同期的差距也达到今年最大值3.9个百分点。餐饮业运行稳中向好,期待接下来的暑期、十一黄金周市场效应继续发酵。
不过,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扬城本土品牌在上半年的发展速度比计划中放缓,一些品牌预计会在下半年开新店冲春节的消费市场。
“目前掬花楼已经开始改造,预计10月份开业。”江苏扬城一味餐饮有限公司陈万庆介绍,改造后将打造成集市井文化和淮扬菜品鉴为一体,包括扬州人熟悉的街头巷尾的小吃及正统淮扬菜。
“去年我们进行了品牌升级,今年计划新开12家店,上半年在镇江吾悦广场、盐城万达、张家港万达等地新开3家店,下半年将新开9家店,主要是跟万达、金鹰、苏宁等品牌合作。”吴记粥铺的创始人吴春香告诉记者,该品牌在进行环境和调性的升级后,未来将专注做粥品,未来的发展也将实行3小时战略,这主要是因为中央厨房的设置,“我们的很多门店都是跟着综合体进行战略发展的,大多在11月、12月开业,主要是为了冲击春节的消费市场。”
规避风险放缓扩张
单品店、小型店将成趋势
“上半年我们的发展主要是为了进行模式的摸索和磨合。”冶春红楼小馆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冶春一直在谋划快速发展,上半年新开的几个分店主要是为了将各个环节磨合到位,预计下半年还会有新店开业。
在走访中,不少餐饮业内人士表示,上半年的发展放缓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本土品牌此前一直是以大型综合店的方式发展的,即便是开到综合体内,模式不改还是很难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未来单品店、小型店将会成为扬州餐饮品牌的发展趋势。”业内人士王先生分析,现在扬城人气较旺的店大多是300平方米以内的小型店,特色鲜明,比如日式料理、精品家常菜、家庭厨房等模式,“日本餐饮业在早年发展时也是走精致高档路线的,但是因为风险太高,才慢慢向单一的寿司店、拉面店等转型。”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扬城餐饮业现在的转型方向还是小餐饮,并且逐渐与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接轨。 记者 屠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