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2日扬州讯 第十五届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在南通大学举行。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框架下高等教育国际吸引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苏留学生教育的调查》喜获特等奖。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90所高校的539名参赛学生、383名指导教师以及工作人员和观摩团总计2000余人参加。共收到292件参赛作品,最终分为14个评审组,118件作品入围国赛,41件作品获得特等奖,其中2件来自扬州大学。
早在2016年1月,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了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挥大学生的独特性,以王知言为代表的几名大二学生,在周卫京教授指导下,组建江苏高校国际吸引力调查组。他们利用外语专业优势,聚焦来自“一带一路”框架版图内国家和地区来苏留学生的独特团体,密切联系外来留学生,做调查,探根源,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并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努力。
王知言表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文化方面开展深度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的人数总是居高不下,但是来华留学的人数远远小于赴海外留学的人数,这一问题应当引起关注和重视。
为揭示高校人才资源流动逆差现状的背后原因,分析江苏高校在国际吸引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团队8人跨院合作、分工明确,自去年暑期开始展开了大规模调研。通过联系本校,实地走访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等19所江苏高校,以问卷、线上线下访谈等形式深入留学生群体,收集726份问卷,并访问了来自24个沿线国家359名海外留学生,选取其中64人作为深度访谈对象,了解他们的教育现状和内心想法。
通过调查,他们发现,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与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来自伊拉克的Azy说:“中国的文化氛围很好,在这里学习我能接触到与众不同的中华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了众多亚非欧国家,文化种类繁多。在这样一个多文化的背景中,外国学生不觉得被束缚,他们对中华文化很感兴趣,同时也可以和中国学生分享他们的文化习俗故事。
他们发现,留学生对学校硬软件设施等方面评价很高,但在生活环境、食宿条件方面的评价就差强人意。小组成员高玥在访谈过程中最令她触动的发现是:校内的港澳台留学生很难融进校园,甚至直接导致他们缺课逃课。高玥如此感慨道:“港澳台留学生,同为中国人,毋庸置疑,他们热爱这个国家,渴望同我们交流与接触。却因为地域特殊性,以及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造成了他们在大陆高校生活中游离的现状。交流的缺失也导致学校和港澳台留学生之间出现了理解偏差。”痛心之余,小组成员也在积极交流和探索,努力提出可行性整改方案。他们独立完成了扬州大学来华留学生“中英文校园地图”、“日常用语手册”、“校园生活指南”、“旅游指南”,并将他们分发给接受采访的留学生,希望能从微小的一面,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中国高等教育体验。
(黄思添 陈铭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