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3日讯 日前,扬州博物馆推出《细君归来——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展览,浓郁的民族风情让观众大饱眼福。记者特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副馆长康萍解读部分代表性文物,为我市与伊犁已有的两千多年的亲情续写新篇章。
扬州与伊犁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扬州博物馆特别引进的《细君归来——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展现了伊犁河谷的珍奇瑰宝。
两千多年前,江都公主刘细君远嫁乌孙,成为中国历史上见诸文献的第一位和亲公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也拉开了乌孙与扬州友好交往的序幕。乌孙国是西汉时游牧民族在西域建立的国家,今伊犁州曾为其属地。伊犁地处新疆天山北部伊犁河谷,是中国西部最富饶的土地之一,素有“塞外江南”“天马之乡”的美誉。
我市与伊犁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汉代江都公主刘细君曾远嫁乌孙和亲,为两地友好交流作出重要贡献。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副馆长康萍看来,《细君归来——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在扬州博物馆展出,不仅是将伊犁的历史和文化在扬州作宣传,也是将两千年的友谊再延续下去。
记者发现,展厅除了陈列一件件珍贵文物外,还特别开辟了一个区域,展现伊犁河谷的牧民人家,当地恬淡适然的草原生活,使参观者了解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各民族的节庆礼仪、文化艺术、民族风情等。据悉,此次展览展期至7月18日。
部分文物展现汉族制作工艺
康萍介绍,此次展览共展出伊犁河谷游牧民族生活用具、饰品等珍贵文物139件,展示了伊犁草原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其中一些文物也展示了汉文化。
例如,昭苏县74团场波马墓地出土的文物之一——镶嵌红宝石金面具,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该面具是从中线分为左右两半,锤碟成形,抛光后对合焊接,然后用小铆钉铆合而成,面具呈方圆形,额际宽阔,下额丰满,嘴唇微启,八字须,大小与真人面孔相差无几。由胡须判断墓主人是一位男性,络腮胡子右侧排列很多红宝石,左侧也排列很多红宝石。
康萍说,这是国家一级文物,面具的口、鼻、目及面颊系锤碟成形,眉毛粗长,呈柳叶形,眼部用两颗大红宝石为睛,采用镶嵌工艺嵌入眼眶内且铆合于眼眶上,整个形象威严庄重,但令人遗憾的是,墓主人的身份一直未揭开,不过,墓中出土了很多金银器和珠宝,可见墓主人的地位很高。面具的制作工艺如此精致细腻,康萍认为,这应该是因为刘细君远嫁乌孙和亲,也将汉族的工艺带了过去。
与镶嵌红宝石金面具相邻的,是人羊高足铜盘。整件器物显得很袖珍,在这么小的铜盘中间,有个人似乎在驯养围在他四周的羊,康萍认为,这是祭祀用的礼器,是人们为祈祷丰收的愿景而制作的。这件器物虽然反映的是游牧民族的场景,但制作工艺也是汉族风格。
建议扬州打响“丝路文化”品牌
刘细君是西汉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史称其为“江都公主”,她也是中国历史上载入史册的第一位和亲公主。当年,她沿着丝绸之路,远嫁乌孙王,成功地实施了汉乌联盟,汉朝北方边陲因此得到了和平与安宁,也为丝绸之路增添了更多传奇。
此次扬州博物馆引进《细君归来——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也可以看作是江都公主刘细君回扬“省亲”。展览既讲述了草原游牧人的发展轨迹,也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延伸,还有现代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美好梦想。
有专家建议,眼下,我市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发展机遇,推动扬州“一带一路”文物点、文化遗产和旅游相结合,打响“丝路文化”品牌。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