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7日讯 记者近日从市疾控中心获悉,今年第一波蚊子已悄悄来袭,以“越冬蚊”为主。
据市疾控中心急传科副科长罗直智介绍,从3月份开始,疾控部门就在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地点设立了30个监测点,采用诱蚊灯等方式,随时监测蚊子成虫动态。结果显示,3月下旬并没有监测到“越冬蚊”的活动。4月上旬,出现少量蚊子萌动,多以“越冬蚊”为主。
据专家分析,“越冬蚊”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腹部干瘪,因为在寒冬时,它们主要躲藏、静伏在阴暗、潮湿、避风的场所,如厕所、地下室、楼梯背面、水池下、人防设施等处,不吃不喝,复苏后,只要连续多日平均气温达到18摄氏度到20摄氏度,它们便会饥不择食,吃饱了准备交配产卵。由于今年属于暖冬,冬季的平均温度比前几年高,因此,相比较而言,今年“越冬蚊”的残存量比往年略多。据介绍,目前新生的幼虫还没有监测到。一般到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才会出现。经过7天到10天,只要温度适宜,具备水和食物来源等充足生存条件,就会渐渐成熟。根据往年情况,一般5月到6月,将迎来蚊虫的活跃期,到了7月、8月,则进入高峰期。
“根据我们监测,今年扬州蚊种并没有出现特别变化。”罗直智介绍,扬州蚊种有30多种,但咬人的蚊子主要有五六种,如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目前扬州出现的蚊子只有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