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扬州500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 智能机器人会“调色”
2017-04-10 10: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比赛现场。

  

  正在运行的智能调色盘。

  中国江苏网4月10日讯 会耍帅、会调色……昨日,扬州市第五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在新华中学体育馆鸣笛开赛,现场聚集了来自全市6个县市区的60多家中小学校的500多名在校学生,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机器人作品开展了激烈的比拼。丰富多彩、各种有趣的机器人,让比赛成了一场机器人“嘉年华”。

  参赛学生增4倍

  500余名小科学家现场比拼

  记者现场了解到,此次机器人大赛比赛项目分为:WER能力挑战赛、WER工程创新赛、能力风暴WER普及比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太空探索主题任务赛、超级轨迹和机器人创意比赛。

  “扬州在2013年启动第一届机器人比赛时,当时只有100多人参赛,随后参赛人数逐年增加,今年已经达到了500多人。”市科协普及部副部长汪建飞介绍,随着家长和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热情和兴趣的上升,我市如今的机器人大赛不管是规模、参赛人数还是规范程度,都在全省名列前茅,在苏中地区稳居第一。

  “在科协和教育部门的推动下,主城区和县市区参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汪建飞告诉记者,特别是仪征等地区学生参与热情不断增高,今年现场参与比赛的学生中,有超三分之一来自仪征。

  新增四大项目

  智能机器人会“调色”

  据悉,随着机器人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今年还新增了四大项目: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太空探索主题任务赛、超级轨迹和机器人创意比赛。汪建飞告诉记者,机器人创意比赛由于难度较大,过去参与的学校并不多。昨日现场,共有两支队伍参加,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创意发明,令人耳目一新。

  来自宝应城北初中学生根据今年的创意比赛主题“我的学习伙伴”,设计出了智能调色盘。该学校科技辅导老师王亚军告诉记者,在绘画中常常需要用三原色调出不同颜色,孩子们就想到了用机器人来实现,“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用主控器、电机、传感器、机器人机身搭件和废弃的碟片,再通过编程实现了这一创意。”

  通讯员 刘悦 记者 邱凌 文/图

  【现场直击】

  江都中学学生 勾绎玮

  机器人要长得帅,更要会“耍帅”

  昨日,记者在新华中学体育馆内看到,场馆内人头攒动,同学们正在埋头调试机器人。每一个比赛项目旁边都站着两名裁判,在参赛学生调试机器人阶段,他们都会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此次比赛制度较为严格,与参赛学生一起前来的老师和家长均在场外等待,只允许学生独立操作机器人。

  随后,记者来到了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场地,江都中学的勾绎玮与同伴正在调试机器人,尽量将机器人的行径路线和完成任务的成功率调至最高。

  “大家比赛的零配件都是一样的,比的就是机器人造型和完成任务的精准度。”勾绎玮说,自从他爱上机器人创造之后,他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构思如何完善机器人,在整个机器人创造过程中,他感觉最有难处的也就是亮点,首先是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造型,其次是不停地修改调试编程。

  “只有自己的机器人外形独特,同时符合物理学原理,才能吸引人们注意。另外,还要会‘耍帅’,就是精准完成指定的任务。”勾绎玮说。

  仪征实验中学学生 许艺原

  “国际冠军”享受创新过程

  记者在比赛现场还遇上了一名机器人“国手”,来自仪征实验中学初二年级的许艺原。这名看上去很文静的小姑娘,在机器人创造方面获得的成绩却十分惊人。据了解,许艺原创造出来的机器人曾经获得华东地区第一名、WER上海国际赛事第一名。

  如何才能在机器人创造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许艺原腼腆地说,机器人是一项科技创新,需要拥有一颗勇于尝试的心。“我本身就对机器人有着浓厚的兴趣。”原来,许艺原自从喜欢上机器人,就十分享受与同伴一起训练、一起创新的过程。

  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相比别人的机器人,许艺原创造出来的机器人外形有所不同。为了防止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打滑,专门在机身上加一个配重,这样机器人行驶起来显得十分稳定。

  谈及“玩”机器人,许艺原告诉记者,过去她有些粗心大意,但自从参与机器人创造后,她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如今她做任何事情思维都十分缜密,不会出现“低级错误”。

  扬州中学学生 薛培杰

  图纸出错,临时设计加编程

  昨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现场也出现了“小插曲”,个别参赛学生遇上突发情况,不过最后都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能力风暴WER普及比赛场地,扬州中学高二学生薛培杰告诉记者,在参赛之前,他们准备了一张比赛用图纸,原本以为可以提前准备,现场比赛可以熟门熟路。不过当他们抵达现场后,才发现比赛用的图纸和提前准备的图纸根本不一样,他们只能临时变更策略。

  “昨天一天,我们要重新设计机器人,最主要是要重新编程,因为图纸变了,机器人的行径路线就变了。”薛培杰说,虽然比赛之前发生变故,不过经过他们团队的共同努力,顺利走上了赛区。

  记者现场看到,薛培杰重新设计的机器人在比赛图纸上稳定发挥,从起点出发,将小瓶子通过机器人安装到前方的“宝塔”上,又顺利地将能量方块推回到起点。

  “我现在是高二,学习压力大,所以才选择了普及赛。”薛培杰告诉记者,自从参与机器人创造后,他与同伴的合作能力得到了加强,同时培养了科技创新的兴趣爱好,新奇特的点子层出不穷。

标签:机器人;学生;比赛;记者;现场;大赛;智能;许艺;参赛;创造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