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孔茜 文图
中国江苏网3月27日讯 4月23日,2017年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将鸣枪。近期,扬州长跑协会的会员们纷纷参加其他各类马拉松进行热身,今年63岁的市民吴长隆参加了上个月在连云港举办的“超级马拉松”项目,11小时31分他跑了101.25公里,在300多名参赛选手中排名36。
11小时31分跑了101.25公里
“总长101.25公里,用时11小时31分,名次36。”吴长隆的连云港马拉松完赛证书上的数据令不少年轻人都望其项背。“从接触长跑到现在已经有13年了,今年我已经63岁了。”吴长隆说。
据了解,连云港连岛的“超级马拉松”,规定参赛选手在12小时内必须跑完100公里。可以说,这次“超级马拉松”在跑友心中简直是魔鬼赛道。“一圈是11.25公里,坡道爬升达到198米,9圈跑下来就要爬升1782米,相当于爬600层楼梯。”吴长隆告诉记者,除了赛道难度大,天气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连岛的海风特别大,前面几圈都是顶着海风跑的,这对参赛者的体力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消耗。”
自制补给,连用四年“秘密武器”
早上7点到晚上7点,比赛路程长、难度大,12个小时之间怎么补充体力和水分呢?
吴长隆说:“为了给参赛选手补充能量和水分,比赛设置了补给点。但是早上天气冷,所以第一圈结束我就开始补给,主要是吃小面包和半杯方便面。”不过,随着距离越跑越长,光补给食物还是不够的。吴长隆告诉记者:“第5圈之后就要开始补充盐分和糖分了,不及时补充的话很容易导致抽筋。”
补充盐分的东西就是榨菜,但是吴长隆带去了补充糖分的“秘密武器”。“我自制了桂圆红枣西洋参,早上5点就开始炖。”吴长隆介绍,这个“秘密武器”早在他2013年参加第一次全程马拉松就使用过了。“红枣、桂圆是补气的,那次全程马拉松我第一次尝到了甜头,只是喝了点汤我就感觉充满了力量,从那以后每次参加‘超级马拉松’我都会自备好这个补给。”
60岁许愿,要成跑马次数最多的老人
吴长隆说,选择长跑是因为这项运动不受场地、装备的限制,不受时间的限制,对于锻炼来说非常“经济实用”。
接触跑步运动后,吴长隆的身体情况大有改观,“跑了两年下来效果非常好,这更加坚定我跑步的决心”。吴长隆从那以后逐渐开始参加马拉松,随着跑过的马拉松越来越多,他觉得不过瘾,于是在60岁的时候挑战了第一个“超级马拉松”。
“那是一个自己和自己搏斗的运动,在那以后我就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吴长隆的这两个目标可不简单:跑100个马拉松和跑5个“超级马拉松”。“那时候我觉得把这两个目标实现的话应该70岁了,没想到这两年越跑越凶,目标已经完成一大半了。”从2015年开始,吴长隆已经跑了73个大大小小的马拉松、3个“超级马拉松”。他告诉记者:“我这个岁数跟年轻人比速度是不可能的,既然我不能做马拉松跑得最快的,那我就要做跑马拉松次数最多的。”
链接
什么是“超级马拉松”
“超级马拉松”,简称“超马”,是一种长跑运动。“超级马拉松”通常分成两种:一种有固定距离,常见的距离有50公里、100公里、50英里(80.4635公里)或100英里(160.9269公里)。其中100公里是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承认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