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
第一批到达的女选手
第一个抵达的选手
中国江苏网3月20日讯 昨天,穿越唐宋·“亲亲杯”2017扬州马自骑认证赛,在李宁体育园东侧的扬州马拉松永久起点鸣枪开赛,来自全国各地共1600名骑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打造国际马拉松城市
昨日早上7点,扬州马拉松永久起点人声鼎沸,上千人携带自行车等候发令枪声响——这里正在举行穿越唐宋·“亲亲杯”2017扬州马自骑认证赛。
国内马自骑发起人“三千”表示,马自骑是马拉松自行车骑行大会的简称,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年,灵感来源于42.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马自骑的骑行距离是马拉松距离的整数倍,全程为10倍421.95公里,半程为210.975公里,昨天扬州举办的正是半程马自骑比赛。
广陵区自行车运动协会负责人王学慧告诉记者:“虽然是半程赛,但是比赛难度也不小,对选手的耐力是一个很大考验。这也是今年第11届全国马自骑比赛的资格认证赛,完赛者可以获得参加马自骑全国总决赛的资格。”
广陵区政协副主席、体育局局长丁卫社表示,本次扬州的马自骑比赛主办方特意挑选的线路囊括了五湖六镇最具特色的乡村骑行路线。“我们希望扬州的马自骑能够让参赛选手欣赏到春天里最美的风景。”
昨天的马自骑比赛,线路起点在扬州马拉松永久出发点,骑经京杭大运河、邵伯湖、高邮湖大桥、铜山森林公园、瘦西湖等自然景区,以及开元寺、唐城、宋夹城等唐宋古景点,给骑友们展开了一幅扬州乡村的美丽画卷。
丁卫社告诉记者,此次比赛也是社会办赛的一次全新尝试,完全由广陵区自行车运动协会主导,而政府职能部门在其中则起到了引导和监督作用,这种办赛模式应该是我国未来办赛的一种趋向。
丁卫社表示,扬州已经有了跑步的半程马拉松,扬马还是国际田联的锦标赛事,现在又有了自行车半程马拉松,因此,扬州应该整合所有和马拉松有关的运动,进一步挖掘马拉松文化,将扬州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马拉松之城。
扬州队伍斩获女子团队冠军
“早上7点开始,骑行210公里是对人体极限的一个挑战。”王学慧告诉记者,马自骑比赛从一开始就以“极限骑行、团队协作、自我挑战、连接自然”为精神。“比赛并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完赛为目的,一个团队的成绩以最后一名到达终点的时间为准。”
昨天获得女子团队第一名的“广陵自行车运动协会16队女子队”完美诠释了“团队运动”的含义。这支队伍由邹霞、王淑萍和昝佳三人组成。邹霞在扬州的骑行界可是出了名的“大神”,她的网名叫“煮米闻香”,骑行速度连大多数男骑手都难及项背。
昨天的比赛中,邹霞是一直跟着第一方阵的,但是照顾到队友的速度,最终她把速度放慢了。“马自骑是团队间的比赛,我们三个人组队就是奔着第一名去的,所以我们之间要相互兼顾,一起到达终点。”记者了解到,这个团队骑手除了邹霞,其他两位都不是扬州人,一位是来自安徽蚌埠的王淑萍,另一位是来自常州的昝佳,三人是在各大自行车比赛中认识的,因为实力相当,所以当得知扬州要举办马自骑比赛的时候,邹霞就邀请了她们前来参赛。
邹霞告诉记者:“我们三个人的速度都不慢,最后时间用多了其实是因为走错了路。”原来,这三位中来自常州的昝佳是一位聋哑人,当骑到扬州市区的时候,她没有留意身边的两位队友,也听不见路边引导人员的声音,所以骑错了道。“我们三人都是一起骑的,所以昝佳一发现我们不在身边就能意识到走错道了。”虽然这样一等一停、一走一歇,但邹霞三人最终还是以6小时17分34秒的绝对实力获得了女子团队第一名。
资深选手点赞扬州马自骑
昨天的马自骑比赛吸引了大量外地骑友前来参赛。63岁的葛友忠网名叫“格兰德龙”,在马自骑的圈子里也是一位大神,连续参加了6次马自骑比赛。昨天的比赛中他因为爆胎没有取得好成绩,但他表示,“能够参加马自骑就非常开心。”
葛友忠去年就得知扬州要举办马自骑比赛,这次从上海赶到扬州来参赛。“我参加了十几年的自行车比赛,扬州的马自骑比赛可以算是办得最好的。”葛友忠告诉记者,“比赛的路面非常平整,没有坑坑洼洼,沿途风景也非常美。终点还准备了八宝粥和姜汤,让我非常感动。”
对于扬州的马自骑,葛友忠表示最满意的就是志愿者的服务。“以前参加自行车比赛,路怎么走要自己看‘路书’,我们年纪大的眼睛不好,每次都要拿老花眼镜出来看,这就浪费了不少时间。但是扬州这次的马自骑,每个路口都安排了专门的指引志愿者,我们这些参赛者只需要专心骑车就可以了。扬州这次举办马自骑的经验,完全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和推广。”
记者 傅春扬
摄影 张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