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月26日讯 明天就将是除夕夜,和亲朋好友一起抢发红包,也成为过年的新习俗。近年来,微信红包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但其中也潜藏着一定的风险。记者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了解到,扬州目前并未出现过以“抢红包”为由的诈骗案例,但外地已经有过类似的案例。对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遇到以下6类红包请特别留意。
1 .填写信息的红包
风险系数:☆☆☆☆☆
有的红包打开之后不是钱,而是一个链接,称只要填写了身份证号码等一系列个人信息后,就可以领取一定金额的红包。这时候千万不要动心,因为这种“红包”很可能是骗局!
【警方提醒】外地出现的相关案例中,有许多都是此类,一旦遇到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等要求,千万不要相信此类红包,很可能是钓鱼网站伪装,其目的是盗取个人信息、盗取钱财。
2.“李鬼”发的红包
风险系数:☆☆☆☆☆
陌生人发的红包不能拆,好友发的也要看仔细。有的骗子可能会利用相似的名字、照片等,伪装成“好友”,发红包链接。打开后,指示在领奖网站上需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号、微信账户等个人信息,甚至要求扫描二维码。如果照做了,银行卡里钱就会被转走。
【警方提醒】在添加微信好友时,请点击好友头像,选择“修改备注名”,进行实名备注,这样就能防止有人冒充朋友。另外,尽量不要注明父母、姐弟、同事等关系,避免微信被盗用后,被骗子利用。
3.陌生人发错红包
风险系数:☆☆☆☆☆
如果接到陌生人发来的微信红包,对方说他发错了,让接收红包后再原数还给他。这种红包千万不要领,因为领了手机就有可能中病毒。等再发红包时,微信支付密码就随之泄露了。
【警方提醒】若不慎点击,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然后立刻修改网银、支付宝等密码,最后通过正规途径彻底删除木马病毒。
4.伪装送钱红包
风险系数:☆☆☆☆
一些骗子会将一些链接伪装成红包,写有“送钱”、“现金礼包”、“AA收款”等字样,不法分子还会在收款留言处填写“送钱”的字样,并广泛向群聊中发送。
【警方提醒】用户误以为是领红包,点开后需要输入密码,这实际上是在转钱给对方。
5.商家奖励红包
风险系数:☆☆☆
有的商家会给关注者发所谓的“微信红包”,或是“您有一个红包等待领取”等。这类红包点开后往往会显示:“恭喜你获得X元现金红包,邀请您的好友一起抢,你的红包金额可变大,活动时间内最低达到Y元,即可提现。”
【警方提醒】将这种红包转发到微信群,邀请好友们一起抢,可能最后也不会领到一分钱。这很可能是商家的把戏,只为获取点击关注。
6.大额红包别眼馋
风险系数:☆☆☆
有的红包链接上写着“666”“888”等大额数字,是不是很眼馋?其实,除了特殊情况,这种红包基本可以认定是假的。因为现在单个微信红包的限额是200元,不可能发出如此大的红包。
【警方提醒】这些红包点开后,并不会有想象当中的现金奖励,无非一些商家的推广,有一些甚至存在木马病毒。
记者 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