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数字经济、元宇宙正在并将持续重塑媒体生态,媒体融合时代,中国企业如何加快构建体系化、多场景、大纵深的全媒体传播新格局?4月22日下午,在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机构力量·政务服务商务新融合”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表示,加快融合步伐,以传播手段新突破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实现政企媒学联动传播,是凝聚共识提升企业引导力的关键。
中国企业新媒体矩阵持续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底,中国500强企业新媒体矩阵包含1400余个账号,中央企业新媒体矩阵包含400余个账号,覆盖七大平台(抖音、快手、视频号、头条号、微博、微信、知乎)。“在顶层设计引领下,国有企业积极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自身舆论阵地持续壮大,国有企业与公众的互动形式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沟通’,从‘自我展示’转向‘同频共振’。”沈阳说。
“相比‘鸡汤文’、营销活动等内容,围绕企业发展成果、硬核科技、党建引领等能够提振国民自信、爱国热情的内容,在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更受用户青睐。”沈阳认为,将打造高燃标签、呈现企业硬实力、彰显为国为民形象、着眼大国工程、展现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等“干货”内容,与各平台热点话题的联动结合,构成中央新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建设的重要手段。
合纵连横方能握指成拳,政府、企业、媒体、专家学者之间如何互联互通互融?沈阳介绍,2022年,中国企业一方面顺应“互联网+”背景下媒介融合的新趋势,平台建设呈现出共享共建、互通互联的新常态,向着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稳步前进,另一方面整合多方资源、壮大统一战线,巧借“外力”练“内功”,提升宣传质效。
企业与政务媒体、中央媒体、专家学者的有效联动,不仅提升了企业传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还有效放大了声量。“国资央企与共青团中央共同打造的微博话题#中国制造日#话题阅读量达到16.6亿,讨论达到214.9万。”沈阳表示,中央新媒体与主流媒体基于统一话题的同频共振效应更加明显,尤其在一些主题宣传中,国资央企新媒体生产的内容逐步走到台前,成为第一信源。同时,国有企业品牌建设、形象提升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产出,热度带动效应进一步发挥。
积极运用新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是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企业重点设置的新媒体议题。近年来,AR、VR、MR、裸眼3D、全息投影等交互技术开始出现并应用于不用场景中,持续吸引着公众的关注度,“作为代表中国企业领先力量的500强企业,如何创新运营方式,让新技术、新产品的服务场景更广泛地满足、提升用户的体验感,让品牌长久火起来,是当下和未来较长时间都需要思考和改进的问题。”沈阳说。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洪梦琪 喻婷 郭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