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饱蘸笔墨 与古为新,这场展览晒出江苏古籍丰厚特藏
2022-11-15 16:12:00  
1
听新闻

透过展柜玻璃,看薄薄书叶,泛黄纸张在历史长河里叠垒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开展近一个月,江苏省公共图书馆馆藏珍品联巡展引来众多读者观览品读。

作为江苏公共图书馆历史上首次举办的珍品联展,江苏省公共图书馆馆藏珍品联巡展集中呈现了近十年来江苏省古籍保护事业的发展成果,也生动展示出江苏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尽览江苏文脉,13市晒古籍特藏

江苏省公共图书馆馆藏珍品联巡展联动全省,呈现来自南京图书馆及13家市级公共图书馆的馆藏珍品140余种,南京图书馆宋刻本《诗集传》、扬州市图书馆元代张伯颜刻本《文选》、徐州市图书馆明万历刻本《御制文集》、金陵图书馆清代铜活字印本《音学五书》、苏州图书馆清代冯桂芬《说文解字段注考正》等一批入选国家和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皆在展陈之列。

“本次展览以地区划分,各级(市)图书馆拿出自己最具代表性的馆藏,让读者全面了解江苏省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概况。”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介绍,“送展藏品不仅珍品众多,有不少罕见版本,也有很多方志、日记、家谱等记录下江苏风貌的重要文献资源。”

此次参展的江苏各地珍品中,不少古籍将千百年前的地方风物记述下来,细细品读,可一窥古时江苏百景之繁盛。苏州图书馆送展《清嘉录》十二卷,专记苏州一地风物,先述每月风俗再援以群书,有“清代风俗各书,以此本为第一”之誉;常州市图书馆送展明万历刻本《毗陵人品记》十卷,以品行为侧重记述从殷商至明代常州地区的名人传记,属大陆地区孤本;镇江市图书馆馆藏《江苏省会辑要》以党政、建设、教育、实业、交通等类目,记录下民国时期镇江的社会状况;连云港市图书馆带来《西游真诠》二十卷,属清代《西游记》最为著名的版本之一。

此外,南通市图书馆藏《张謇日记》、淮安市淮安区图书馆藏《山阳志遗》、盐城市图书馆《盐城旧志》丛书和扬州市图书馆《惟扬志》等地方方志、乡土文献均在展览之列,这些古籍文献,生动翔实地记录了江苏独特的地域文化。

书香传承经典,江苏古籍保护利用结硕果

展厅里,雕版印刷互动展区引来不少关注。圆形平底刷蘸上红色墨汁,均匀地刷在刻好的雕版之上,再取一张宣纸小心覆盖,揭开、阴干,一张雕版印刷的书页便制作完成。除此之外,展览开放期间,还有古籍插图填色等活动轮番进行。许多读者围观驻足,上手体验,近距离感受古籍之美。

作为全国馆藏古籍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收藏古籍超过300万册,占全国公共图书馆总量的13%。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江苏丰富的古籍资源,是图书馆从业者们悉心追索的问题。

“此次举办的全省联展,不仅充分展现了江苏古籍大省的底蕴与风采,也展示了全省图书馆人在古籍传承和保护方面的工作成果和非凡意义。”陈军表示,“可以说,这次展览是让古籍走出库房、见诸世人的很好机会,也是对古籍资源发掘利用的积极探索。”

为了做好中华典籍的传承与保护,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江苏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开展了古籍普查工作,目前已收集全省古籍书目数据约25万余条,预计2022年底前完成全部书目数据的审核。

此外,江苏以项目为抓手,强化全省古籍整理与研究能力,全面体现历史文化和藏书文化。目前已完成《江苏经籍志》《江苏文库·书目编》《中华古籍总目·江苏分省卷》等项目任务;参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相关调研工作,并完成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课题报告等工作。

“古籍医生”辈出,人才队伍专业水平稳步提升

自2008年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公布至今,江苏共有1422部珍贵古籍先后入选,占全国总量的10.9%,位列全国各省之首。江苏省也先后组织五批本省珍贵古籍名录的评选,共有3026部古籍入选。古籍珍本得以妥善保存,离不开修复人才队伍的建设。本次江苏省公共图书馆馆藏珍品联巡展上,不少读者在观览古籍的印刷、装订等知识后,主动和在场的古籍修复师们了解起了修复工作。

双手在书叶间穿梭,修复师们将破损处修旧如旧,他们用一部部经过修复的古籍,守护历久绵长的江苏文脉。2021年,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全省20家单位、70位修复人员参加全国古籍修复师申报,显示了江苏古籍修复的总体水平。

南京图书馆利用各类活动,用可看、可听、可感的方式让广大读者走近古籍。“复刻”《随园食单》菜品、传统节日晒古籍、特藏展览……南京图书馆以多样活动“活化”古籍,“典”亮人们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江苏将珍贵的古籍资源捧上“云端”,其以“江苏珍贵古籍数字资源集成”为基础,统筹全省古籍收藏单位古籍数字资源建设,把各种古籍文化展览从线下搬到线上,让读者在线上就能感受中华古籍之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籍研究能够帮助梳理中华文化的精神脉络,我们一定会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坚持守正创新,继续坚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持续助力江苏文化强省建设!”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棹凡

标签:
责编:童棹凡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