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南京垃圾分类两周年“成绩单”:处理能力增强,建成小区收集点万余个
2022-11-01 16:30:00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目前,南京日均收集、处理厨余垃圾1923吨、低价值可回收物1000吨、有害垃圾424公斤,较全面分类前,分别增长约108.6%、1786.8%、73.6%......”11月1日,南京市城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晒出南京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两周年的“成绩单”。

建成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万余个,616个小区成为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

据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建成小区一类、二类垃圾分类收集点10356个,设置规范化桶点307个,流动收集点320个,其中今年新建一类垃圾分类收集点146个、二类垃圾分类收集点8个,5483个小区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覆盖。全市48个涉农街镇、571个行政村采取“两次四分”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创建2个国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18个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街镇。

完成创建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616个,今年再创建200个以上,完成垃圾分类差类小区除差530个。

配备收运车辆3174辆,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2900吨/日

据介绍,南京全市配备分类收运车辆3174辆,今年,加大收运力量投入,新增新能源收运车154辆;增加收运频次,延长城区中转站夜间开放时间至22点;优化收运模式,根据应用场景和垃圾种类,推进“公交式”收运、“流动”定时收运、预约收运等模式。总体上实现“不同种类、不同车辆、不同去向”分类收运。

全市已建成4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和1个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处理能力8010吨/日,9座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设施(2350吨/日),140处厨余垃圾小型处理设施(55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共2900吨/日。其中今年新建成投运栖霞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能力200吨/日),在建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和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二期也将于年底前陆续建成投运。同时,建成垃圾分类回收分拣中心12座、回收站80座,今年已设置小区可回收物基本回收点4307个,配置收集容器,公示回收目录和价格、回收站(中心)地址及联系方式,因地制宜设置流动回收点301个、智能回收箱点203个、自助交投袋点55个、物业代收点75个、多功能复合回收点281个,基本形成“点、站、中心”三级可回收物回收体系。

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还建成运行垃圾分类信息平台,加强对垃圾分类闭环链条的智慧监管。眼下,平台已接入10663个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1700余名收运人员、3174辆收运车辆和主要末端处理设施数据,总体上实现垃圾分类全流程监管。

教育、带动更多人培养分类习惯

培养居民垃圾分类新习惯,离不开宣传引导、激励、甚至必要的处罚。据介绍,南京已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6万余人,今年开展了742场进区街、进企业、进校园、进楼宇垃圾分类知识宣讲、上门指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志愿者约3.5万余人次。

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综合执法支队负责人介绍,两年来,南京垃圾分类案件的办理已经逐步从“零星少量”走向“常态专业”;案件类型从简单的垃圾乱扔、垃圾落地污染环境类案件延伸至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等环节;处罚对象涵盖物业小区、餐饮企业、运输单位、建设工地等各类管理责任人主体。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南京累计开展垃圾分类“六必查”执法核查5万余次,办理相关案件3万余件,今年以来已办结各类垃圾分类案件15051起。

正处“拉锯”阶段,还需不断完善共建共治

“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不足,面临不少问题,比如,一些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管理薄弱,桶边督导虚化弱化,混投回潮反复,居民体验感和舒适度较差。”面对不足,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相关负责人坦言,“还有的一些区域分类收运力量不足,作业过程不规范;厨余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水平不高等等;垃圾分类工作总体处在不平衡、不充分、有反复的‘拉锯’阶段。”

对于备受市民关注的一些小区出现垃圾混投回潮问题,据有关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因为人员配备减少,有的小区桶边督导弱化或没有了。另一方面是小区物管单位没有切实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的责任,收集点的日常保洁、管理和对居民的引导不到位。此外,部分小区因为空间受限或邻避问题,垃圾收集设施不足,特别是老旧小区问题突出。加之居民分类习惯尚不巩固,初期形成的分类习惯主要是受强有力的宣传、桶边督导等外力影响,内生动力还不强,如果没有其他有效激励、约束措施共同发挥作用,一旦外力消失,就容易出现混投回潮。

如何打好垃圾分类这场持久战,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市将深入开展争优除差,打造示范、破解难题,抓两头带中间,提升群众垃圾分类体验感和舒适度;规范分类收运,加大收运力量投入,落实收运操作规范,严明收运纪律,对混收混运行为坚持“零容忍”;推进设施建设,推进江南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等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宣传引导,全媒体、高频次进行宣传,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加强志愿服务,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共同缔造”活动,不断完善共商、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治理格局;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强化激励约束手段,完善标准规范,不断优化顶层设计。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罗鹏 通讯员 宁城轩

标签:垃圾分类;收集;回收
责编:罗鹏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