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我们一起向未来︱立德树人,激发学校创新研究
2022-03-03 15:52:00  
1
听新闻

“这两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常态。”在全国人大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银燕看来,更新教学信息技术也是为教育模式的变革赋能。

近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申请了一批慕课课程,其中,银燕带领团队开设的《大气物理学》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通过线上任务布置、线下任务探讨,着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银燕发现,通过线上自主学习的方式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设置学生间相互批改作业小结的方式,也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线上课程注重基础理论的掌握巩固,而线下辅导更注重动手与实践。“增强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活学活用才能实实在在地理解掌握。”银燕认为,实践应贯穿教育全过程,而创新应成为实践的根本要求。

如何推进学生创新研究?教学模式和课程建设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营造自由的学术研讨氛围,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自我突破,展现特色与个性。”教育理念的综合改革仍在探索阶段,改革的深化也给如银燕这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持续强化课程思政,在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上不断探索,才能让人才发展紧跟国家发展步伐。”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高校而言,如何做好教育是个恒久的课题。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认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近年来,南通大学一直将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通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做班主任、带头上思政课,成为思政课建设的“排头兵”,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把思政课真正上到学生心坎里,‘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画好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同心圆。”

不仅如此,学校还将立德树人与学校建设管理全环节融合,通过发挥课程、实践、文化、网络、组织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工作体系。“我们充分发挥张謇研究院作用,深入推进张謇思想研究,加大对张謇教育思想挖掘整理和创新发展力度,建设具有通大风格的精神文化体系。”

立德树人离不开服务保障力量,学校通过汇聚全校创新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育人团队、服务、资金等力量,建设多个服务保障中心,织密保障网的同时也用实际行动服务育人。在施卫东看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发展的根本理念。持续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才能更好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命。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王心婷

标签:
责编:王心婷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