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江苏好人”孟金开:传承雷锋精神的红色守护者
2024-03-07 13:1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3月7日盐城讯 孟金开,盐城市射阳县特庸烈士陵园的守墓人。他用一生的坚守和奉献传承着英烈精神,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

翁婿接力,守卫英雄长眠之地

孟金开说,第一代守墓人是他的岳父王万龙。1948年,时任盐东县委书记兼县总队政委的胡特庸领导全县军民坚持进行“反扫荡”斗争,同年夏天,胡特庸和战友一起来到北洋岸渡口过河。船到河中心时,他被同船身着便服的敌对武装人员杀害,时年36岁。为了纪念胡特庸烈士,盐东县委决定将永丰区改为特庸区,即如今的特庸镇。

孟金开介绍,自己的岳父王万龙是胡特庸的战友,曾经一起出生入死。1958年,胡特庸烈士的遗骨迁葬到王万龙家附近,他时常到烈士墓前擦拭墓碑、修缮除草、怀念战友。1966年秋,政府修建了胡特庸烈士陵园,将周边100多位烈士墓也迁进陵园。从此,王万龙对陵园的守护就更加尽心尽力。1983年,王万龙还特意在陵园旁边自费盖了一个小房子,时刻守护英雄。

“岳父健在时,我就常跟他去打扫烈士陵园。”看着岳父多年如一日守护烈士陵园,孟金开感触颇深:“我们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离不开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随着年龄的增长,王万龙的身体越来越差。“你要守到底,把责任担起来!”弥留之际,王万龙把守墓的接力棒传给了女婿孟金开。

经过镇民政部门的同意,孟金开拿着岳父交给他的陵园大门钥匙,担起了守护陵园的重任。由于陵园整体规划需要,当年王万龙修建的小房子被拆除了,孟金开只得回家住,但他每天依旧准时准点出现在陵园。“既然我已经答应做这件事,就要说到做到,把陵园看好、照顾好。这既是为了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同时也是为了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让尊崇先烈、敬畏历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同信念。”已经八十余岁高龄的孟金开坚定地说。

悉心讲解,传扬先烈光辉事迹

在守护陵园的日子里,孟金开不但是管理员,也是讲解员。他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为了讲好英雄故事,他认真地学习每一位烈士的事迹。每年清明节时,前来祭扫的学生比较多,他一天要讲三到四场,从不厌烦。“学生经常会问我,老爷爷,你认识这些烈士吗?可以给我们讲讲他们的事迹吗?我想,应该给他们讲讲这些事,把这种革命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每天在陵园里转一转,墓碑落灰了就及时擦拭,夏天有杂草就拔一拔,秋天有落叶了每日扫清,冬天下雪了就及时扫雪……每天都有事情做,我觉得很充实。”孟金开说,有人到陵园里扫墓时,常常会问他孤不孤单,他都是这样回答。

守着烈士英灵,向到访者一遍一遍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就仿佛一次次在和英烈对话。每一次讲解,不仅是英雄事迹的传承,更是对孟金开自己内心的一次洗涤。每每讲到胡特庸烈士牺牲的内容,他的语调总会不自觉升高,语气总会不自觉急促。尽管年事已高,讲解有些费力,但孟金开坚定的语气与饱含真情的讲解,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感染着前来缅怀英烈的人们。

红色宣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康乐医疗器械办公楼、在仁康蛋业生产车间、在建华建材的大厅内……孟金开走遍特庸镇的大小企业,满怀深情地向企业工人和志愿者分享自己和家人义务守墓60余载、传承革命精神的感人故事。他的宣讲不仅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

除了在企业进行宣讲,孟金开老人还积极走进学校,为学生们讲述英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他深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愿意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宣讲,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奋发向前。

此外,孟金开老人还经常深入农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讲述着农村的发展和变化,传承和发扬英烈精神。

孟金开老人的事迹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英烈精神的伟大力量,也让人们看到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光辉,更引导着人们从先辈的革命精神中追寻理想、汲取力量,沿着先烈的足迹努力奔跑、逐梦前行。(乔晓华 吴炘恒)

标签:
责编:袁俊华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