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通过实施“515”和“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引才聚才,大量韩籍或懂韩国语的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纷至沓来,为盐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发展环境的竞争,面对长三角发达地区强大的虹吸效应,盐城市人才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进一步营造韩国语人才持续成长生态环境,对于做好“用好才、留住才”的“下篇文章”,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全会会议精神,加快建设“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宜居之城”,提升盐城在东部沿海城市和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定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筑巢引凤
构建韩语人才持续成长“强磁场”
充足的人才储备有赖于人才的持续流入,人才持续流入关键在于有足够的产业载体作为承接,从而让人才有充分实现价值的空间、平台和机遇。因此,盐城要吸引韩语人才,必须发挥产业磁场效应,坚持以业聚才。
鼓励现有韩资企业增资扩产。近年来,盐城围绕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等产业,吸引了大批韩资企业入驻中韩(盐城)产业园,韩国语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日益广阔,但仍面临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基础薄弱的堪忧局面。人是推动发展的基本要素和第一资源,充足的人才是发展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全力推进“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宜居之城”建设新目标,制约在人才,希望也在人才。中韩(盐城)产业园是建设绿色制造之城,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制造强市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力量。随着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构建中韩产业合作新典范的需要,中韩(盐城)产业园需不断强化政策供给,完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专项政策,吸引已落户韩资企业增资扩产投资新项目,为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提供充分发展平台和机遇。
推动更多韩资绿色高端产业项目落户。绿色高端产业项目是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也是留住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韩国绿色经济起步较早,2009年就颁布了36个“绿色新政”项目,大力扶持开发绿色汽车和新再生能源技术,在电池研究与生产、太阳能开发利用等领域竞争优势突出。盐城市可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坚持把引进韩资绿色高端产业项目与促进韩国语高层次人才成长发展结合,加快布局绿色经济产业,推动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彰显盐城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依托中韩(盐城)产业园未来科技城“一核四区”功能布局,建设中韩跨国企业技术转移中心,共建中韩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吸引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聚集,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为韩国语人才在盐城施展才干、建功立业提供高科技创新产业平台。
搭台竞技
铺建韩语人才持续成长“新赛道”
各类竞赛是展示个性风采的舞台,也是人才脱颖而出的赛道。举办体能较量、智力比拼、技能竞逐的劳动大赛和展示才艺的文体竞赛,不仅能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展示良好精神风貌,也能增强劳动者归属感、荣誉感和成就感。
深入开展多层次劳动技能竞赛。作为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劳动竞赛能为人们建功立业搭建广阔舞台,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盐城韩资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体力技术型劳动竞赛占主导。随着“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宜居之城”建设的推进,高端产业将不断入驻盐城,劳动竞赛在内容与形式上需要及时转变思路,拓宽竞赛领域,深化竞赛内涵,创新竞赛方式,把创新意识和先进管理经验融入知识型、智力型竞赛活动中,构建劳动竞赛新模式。特别是在竞赛内容上,通过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丰富多彩的技术创新活动,实现劳动竞赛从体力比拼型向智力管理型转变,从而更多地引导劳动者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增强劳动本领和创新能力,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作出积极贡献。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竞赛。丰富的文体竞赛活动,不仅有利于企业员工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团队意识,也是企业员工充分展示才能和自信的舞台。韩资企业深受韩国文化影响,共同体式的企业文化比较深厚,倡导和睦,强调员工的责任承担和主人意识,为有效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提供了丰腴的文化土壤。通过组织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围棋比赛,以及读书会、诗歌会等韩资企业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能使员工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勇于拼搏的工作干劲得到充分展示。需要注意的是,策划和组织文体活动要与员工需求、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发展远景相结合,并争取覆盖面最大化,力求让每一名员工都有参与和展现综合素质的机会,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员工产生较强归属感,进而达到增进友谊、实现共同奋斗目标的目的。
宣传引导
营建韩语人才持续成长“大生态”
坚持把人才宣传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及时捕捉韩国语人才典型事例,宣传推介已有好政策,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环境。
注重培塑人才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今年上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局面,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盐城经济指标增幅保持江苏前列,为全省“勇挑大梁”作出贡献。积极培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方面为盐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韩国语人才典型,深入挖掘报道先进人物在生产生活、创新创业、经营管理、行业带动等方面的典型事迹,不仅能达到发现人才、举荐人才和以才引才的目的,更能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学习人才的浓厚氛围,使韩国语人才典型事迹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得到推介,促进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和良好风尚。
宣传推介人才政策,放大政策效应。目前,盐城市已初步形成较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2021年4月,被称为盐城“史上最强人才政策”的“黄海明珠人才计划”,聚焦领军人才、海外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群体,出台33条“政策干货”,构筑起系统性更强、含金量更高、覆盖面更宽、集成度更广的人才政策体系,提升了全市人才政策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力。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为吸引、成就韩国语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用好政策首先要宣传政策,我们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突出政策吸引力、向心力,扩大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特别要聚焦“政策+”,通过“一站式”窗口,以实名或匿名形式,展示各类受惠人才政策的韩国语人才,从事实和数据层面增强人才政策对韩国语人才的影响力,达到无形的宣传效果。
综上所述,促进韩国语人才持续成长是盐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多方着力,综合施策,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着力打造一流人才汇聚之地、培养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将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诚心与雄心转化为不断优化的发展环境,助力韩语人才持续成长,从而坚定其服务盐城、贡献盐城的信心与决心。
(作者为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本文为2022年度市政府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盐城地区韩国语人才成长生态环境优化研究<22skB10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