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在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上彰显盐城担当
2022-08-16 08:47: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1
听新闻

扛起新使命、勇当排头兵,时代是最大的机遇,趋势是最强的力量。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宜居之城,在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上勇毅笃行。专家学者认为,盐城展现绿色发展新担当的自觉行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全面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在绿色低碳发展这条新赛道上体现盐城所长、彰显盐城担当。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教授成长春曾担任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南通大学党委书记,长期从事区域经济等方向研究,在江苏沿海发展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他认为,盐城的滨海湿地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代表的优美生态,是盐城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和文旅IP,也是盐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勇当“碳路先锋”,盐城最大的底气来自生态底色鲜明、绿色动能澎湃。近年来,盐城坚持发展与保护协同、产业与生态相融、转型与重构并进,不断夯实生态基底、优化空间布局,同步推进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品质”,最大限度发挥“沿海+生态”叠加优势,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条子泥”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在成长春看来,黄海湿地申遗成功,充分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盐城生态文明建设的广泛认可,也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自然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近年来,盐城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一直关注盐城绿色发展的成长春十分认可盐城在多方面取得的成绩。在他看来,盐城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培育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盐城制造”向“盐城创造”“盐城智造”转变;加快打造国际海上风电名城,海上风电已建容量、在建容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成为长三角首个新能源装机破千万千瓦的城市,被誉为“海上三峡”;引导渔民从靠海吃海向养海护海、生态发展转型;创新生态文旅新模式,推进红旅融合、农旅融合、渔旅融合,“生态+”旅游、康养等业态蓬勃兴起;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积累与群众收入持续双增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等,全市上下沉着应对、承压前行,在大事难事面前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全球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绿色能源替代进程空前加速。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全会提出,盐城一方面要守护大自然赐予弥足珍贵的生态家底,一方面要应对不断收紧的土地、能耗、安全等“硬约束”,在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双碳”制度集成创新等方面探索路径、积累经验,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助力江苏未来发展、彰显盐城特色优势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成长春认为,今后一段时期,盐城应坚决扛起保护好世界自然遗产生态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历史重任,用绿色书写发展的底色,用转型增添幸福生活的成色;放大世界自然遗产品牌效应,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为全球生态治理和美丽中国、美丽江苏建设贡献盐城智慧。

“推动绿色低碳大发展,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抓住绿色低碳发展的‘破题之钥’,统筹抓好节能降碳增效、绿色低碳循环、绿色生活创建,推进能源革命,推广应用低碳零碳负碳绿色技术,布局静脉产业,打造环境治理新样板;推动新能源产业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探索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助力江苏未来发展、彰显盐城特色优势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成长春建议,盐城还应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积极培育生态产品生产和供给主体,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构建GEP核算办法和核算体系,拓展“两山”转化渠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探索生态富民新路;不断提高沿海、沿淮河和里下河地区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推动串场河生态廊道建设。发挥海洋碳汇、森林碳汇、湿地碳汇叠加优势,建设蓝色碳汇生态功能区。倡导推动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建设,总结“生态外交”成功经验,与环黄海地区的国家、城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机遇叠加;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黄海新区两大战略空间落子布局,全方位开放格局加速形成……机遇与挑战并存,盐城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必能形成更多竞争新优势,在新赛道上启新程、谱新篇,不断跨越赶超。”江苏沿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韩(盐城)产业园创新发展研究院教授郑志来说,全会提出要坚持把沿海发展作为战略支点,把区域联动发展作为重大机遇,把国际合作作为重要举措,有助于加快形成开发合作的“矩阵效应”,充分激活区域发展新活力。

郑志来认为,盐城立足实际,积极建设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宜居之城,是积极抢抓绿色低碳转型机遇,勇当排头兵的路径选择,更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的现实需要。全市上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持续做好绿色生态、绿色能源、绿色转型文章,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有力支撑,奋力谱写好“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标签:盐城;发展;绿色低碳
责编:杨月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