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射阳县海通镇:凝聚战“疫”磅礴力量 书写暖心民生答卷
2022-04-02 16:2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2日盐城讯 凡人披甲士争先,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盐城市射阳县海通镇广大干群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用身躯筑起防线,用肩膀撑起家园,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战“疫”之歌。

担当:有一种温度,叫“精细服务,柔性关怀”

“刚买的降压药请高院长带给你,一定要记得多喝水、多休息啊。”“好,好,这里工作人员把我们照顾得很好,不用担心。”日前,在海通镇敬老院“亲情对话室”中,80岁的江爹爹正在通过镇政府新安装的探视系统与亲属进行视频连线。看到屏幕中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江女士也更加放心了。像江爹爹一样,因疫情原因导致亲属无法实地探望且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还有20多名老人,今年以来,他们通过该系统进行亲情连线60余次,极大满足了情感上的需求。

“奶奶,下雨天路滑,要小心脚下,我来帮您撑伞,这就安排医护人员为您优先采样。”3月25日中午,细雨绵绵,海通镇组织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实战演练,在射南村核酸采样点,该村党总支副书记陆王海正耐心帮助老年人进行预约登记。今年以来,海通镇还组织开展社区封控实战演练1次、制作短视频3部、开启大小喇叭170余个、悬挂横幅标语620余条、张贴宣传海报3800余张,把疫情防控知识更精准地传递到群众的心坎里。

有爱:有一抹温情,叫“有你守护,我就心安”

“各位村民请注意,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提倡通过网上献花缅怀先辈,另外大家还要勤洗手,多通风,出门戴好口罩……”海通镇射北村党总支副书记陈景飞正带领志愿服务队队员用小喇叭将县《牢记疫情防控 弘扬祭扫新风》倡议书以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进行宣传。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陈景飞在最短时间内摸清网格内84户人员的具体情况,并对9名居家监测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台账。身为“中国好人”的他还自费为居家隔离人员购买米面、蔬菜、水果等物资,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3月30日晚,在团塘村卡口点,73岁的老党员高林宝正在对值班时间段内最后一辆过往车辆进行防疫检查登记。“今天车辆比较多,登记了120余辆,晚饭还放在这里没来得及吃呢。”高林宝看了看表格笑着对一旁的同事说。“现在这个时间点老百姓基本都在家,更方便和他们宣传最新的防疫要求。”在和晚班的同事做好交接后,高林宝匆匆吃完有些凉掉的饭菜,又骑上电瓶车下了村。

与此同时,全镇另外22个卡口点的90多名党员志愿者也奋战在防疫一线,用辛劳和汗水守护一方平安。

奉献:有一份温暖,叫“点点微光,汇成星河”

海通镇通兴社区常住人口达到7100余人,但仅有14名网格员,工作压力非常大。“周爹爹,疫情防控我们这边缺人手,可以过来帮忙吗?”“好的,没问题,我现在就过去。”在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后,“中国好人”周汉龙便积极承担起集镇农贸市场卫生消杀工作。同在该社区的大一学生高鑫因疫情原因无法返校,他上完网课后就来到社区做志愿者。“参加社区防疫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年轻人就应该扛起责任和担当,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历练和成长。”高鑫说道。

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全镇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也纷纷行动起来。“看到镇村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尽心尽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很感动,希望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共同抗击疫情。”海通镇商会会长赵其军与其他商会成员边说边将100件防护服、100副医用面罩、100余箱食品饮料、1.2万只口罩等防疫物资送到镇防控办工作人员的手中。此外,“爱心6+1”“红色老娘舅”“小蜜蜂在线”等志愿服务队的310余名志愿者也身着“红马甲”投入到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盐城市翔盛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礼杰自发走上卡口点进行宣传劝导、团塘村老党员仇恒正和王言付向村党总支交上200元“特殊党费”、悸动烧仙草奶茶店负责人刘左成为一线工作人员送来100余杯温热的奶茶、大尖社区不愿留名的爱心企业家向政府赠送了10万只口罩、海通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从“三尺讲台”奔赴“抗疫一线”……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一个个坚定的身影冲锋在前,一幕幕暖心的故事接连上演,每一个“小我”都在为海通奉献一份“大爱”。(陈冬梅 王耀杰)

标签:服务;关怀;海通镇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