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月11日盐城讯(记者 程光 通讯员 吕正龙)1月10日,全球首个全面展示黄海湿地生态区域自然人文的主题馆——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在盐城正式开馆。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副省长储永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前主席、黄海湿地研究院名誉院长章新胜,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斌,市政协主席陈红红,市委副书记羊维达等出席开馆仪式。
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是由原盐城火车站改建而成,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标准建设。博物馆外观以丹顶鹤展翅飞翔为灵感,以打造“湿地科研国际交流中心、湿地科普大众推广中心、生态服务责任担当展示中心、黄海湿地管理监控中心”及创建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一级博物馆作为整体目标,是盐城着力打造的集空间展陈、公众教育、生态展示、旅游集散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生态综合体”。馆内主展区分为海陆天成、天际旅程、河海交响、湿地家园、全球使命中国担当五个主题和多功能报告厅等。为了展示更全面的湿地生态空间,黄海湿地研究院收集了途经盐城的416种鸟类信息及迁徙轨迹,结合馆内黄海湿地动态监测平台,联动全域远程监控点,完整记录整个候鸟迁飞区实时监测数据,打造黄海湿地博物馆之“眼”,助力黄海生态保护。
博物馆展陈展品超过1000余件,包含主要为动植物标本,其中明星展品为抹香鲸骨架、丹顶鹤、麋鹿等。展厅内主题景观为黄海生态区系列代表湿地、迁飞路线重要栖息地、淤泥质海滩等,多媒体设备为大型数字沙盘、全息展演系统、沉浸式体验、黄海湿地动态监测平台、4D影视厅等各项交互展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黄海湿地博物馆和今年5月1日建成开放的盐城湿地博物园,有机地组成了丰富而直观的室内与室外、虚景与实景、人文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湿地生态和文化景观。“一馆一园”有序的建成、开放及统筹运营,将对塑造盐城国际湿地城市形象、培育市民生态文明素养、增强人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理念,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周斌在致辞时对博物馆的正式开馆表示祝贺。他说,盐城地处中国黄海之滨、江苏沿海中部,有着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这里不仅成为全球候鸟迁飞线路上的重要节点,也让盐城成为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一片热土。随着中国·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加坚定了盐城保护自然生态的信心和决心。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是深化湿地国际科普科研和交流合作的科技馆,是全方位呈现黄海湿地自然人文风貌的主题馆。我们将严格履行《世界遗产公约》,充分发挥博物馆引领作用,探索一条湿地保护与开发互动并进的发展之路。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盐城尤其是黄海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郜野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