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由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侵阜东。从此无有冲家祸,每闻潮声思宋公。”在江苏省滨海县,这样一首民谣一直广为传颂。民谣的主人公便是主持修建宋公堤的宋乃德。与这首民谣同样广为流传的还有“半袋黄豆”的家风故事。宋乃德修建宋公堤经费过百万元不贪一毫,反而因养子贪污半袋黄豆被其开除出党和新四军,浸染了清正廉洁家风的宋公堤也成为建在滨海百姓心中的丰碑。
“滨海县是革命老区,像‘半袋黄豆’这样的家风故事给当地百姓家风家教提供了榜样力量和精神源泉,也激励着我们检察干警必须将家风建设作为必修课。”滨海县检察院检察长朱进说。
为此,滨海县检察院党组坚持将家风建设作为引领检察干警干事创业的重要抓手,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引导和警示教育,推动检察干警强家教、树家风,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今年以来,该院连续第八次获评“江苏省文明单位”,两名干警家庭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滨海县“最美家庭”,一名干警家庭被表彰为盐城市“最美家庭标兵户”,实现了检察干警最美家风的传承与引领,使家风成为检察干警清正廉洁、忠诚担当的“助推器”。
文明家风,制度先行。为推动家风建设落实落细,滨海县检察院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院干警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文明家风倡议书》,明确“崇德畏纪、家庭和睦、勤俭自律”的家风建设目标,细化六项推进举措,倡导全院干警及家属积极参与文明家风建设,并为全院干警建立了廉洁家庭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完善,推动全员参与正家规、立家训、严家风。
全方位推进最美家风建设,统一思想是关键。该院立足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邀请县文明办负责人结合红色文化中的家风故事为全体干警做专题讲座,推动检察干警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忠诚奋进的力量。为进一步凝聚家风建设共识,该院组织35岁以下青年干警及亲属集体观看《周恩来家风家规》专题片,以党支部为单位邀请党员干警家属开展“寻足迹,传家风”主题党日活动,赴“新时代江苏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等场所开展家风现场教学,在院“清风书屋”开辟“家风读书角”,购买家风、廉政、教育等书籍,供干警及亲属借阅,多措并举推动形成重视家庭、家教、家风的良好氛围。
家庭是最美家风建设的主阵地。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伊始,该院组织干警家属开展了“最美家风”座谈会,积极引导干警家属相互交流廉洁持家、文明治家经验,讲述各自家庭的家风家教故事,并由干警家属在院精心准备的精美卡片上现场手写廉洁寄语,在党员活动室“廉洁寄语”专栏展览,推动当好“八小时”外监管员,共建廉洁之家,为筑牢检察队伍忠诚、担当本色当好“廉内助”。“家庭助廉十六字”做法也获评滨海县“十佳文明新事”。家风建设既要坚持“请进院”,也要注重“走进家”。为将严管厚爱做到“家”,该院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干警家中走访入户,向每位干警家属送达《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倡议书》,详细讲解违规打听案情、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参股借贷等规定,通过“家庭访”做好“家风察”。
最美家风的厚积,最终激发的是全院干警干事创业的奋斗激情。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该院组织30余名党员干警组成“党员先锋队”,深入路口、药店开展执勤、排查防控工作。“盐城市最美家庭标兵户”获得者刘荣更是无惧风险,克服妻子居家待产的困难,深入镇区一线防控40余天,核对筛查100余名居家隔离人员,践行了新时代青年检察干警的担当,刘荣的奉献精神也得到了妻子的全力支持。
最美家风引领的干事创业激情更多的体现在检察主责主业上。该院通过家风建设为干警守好后院、解除后顾之忧,全院干警集中精力在业务工作上形成了你追我赶、进位争先的蓬勃之势。今年以来,该院三名干警在全省民事、行政和控告申诉检察业务竞赛中荣获“标兵”“能手”称号,70%的检察业务办理质效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家风建设的红利正在检察业务工作的各环节充分释放。
如今的滨海检察院处处洋溢着崇尚家风的浓烈气息,走在修葺一新的“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基地,轻抚“家庭助廉墙”上一句句发自内心的家风寄语和发人深省的家训故事,最美家风已经厚植在每一名检察干警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