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盐城大丰:“惠民生”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办实事”绘就“大美丰华”新图景
2021-12-01 11:10: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朱 艳 范小燕 胡金波  
1
听新闻

今年以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丰华街道勇担乡村振兴使命,全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力促党史学习教育外化于行,做大做强街域经济、做优做靓生态环境,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土资源,发展绿色优质农业,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乡村。

坚持全局谋划,吹响乡村振兴的“战斗号角”。

丰华街道主要领导定期听取研究乡村振兴工作,落细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年度计划,构建起街道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协调、辖域村居各负其责的乡村振兴工作格局。班子成员当好施工队长,亲自研究、部署、调度,将“乡村振兴直通车”开到农村一线、田间地头,推动解决矛盾困难。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着眼于全面布局,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配有能力有担当的村“两委”班子,实现村“两委”班子成员能力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优化,村组领导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努力实现以组织振兴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能。

强化科技支持,激活乡村振兴的“发展引擎”。

积极推进农业大数据发展和应用,不断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农业管理和为农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立社情民意的“传感器”,在9个村居建设益农信息社,有效整合涉农信息资源,为农民群众提供公益、便民、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等服务,做到让农民进“一个门办样样事”;推广“苏菜直通APP”,完成数字农业初期准备工作,收集1060条有效信息数据;建设青蒜产品绿色生产及物联网管理平台,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60%,预计12月底完成建设。

抓住关键环节,夯实乡村振兴的“生态基础”。

定期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和督查情况汇报会,提高“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政治认识,强化工作措施,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捆绑式”制度。2021年度对辖区内9个涉农村居每月开展人居环境督查,紧紧围绕环卫设施管理、河道保洁、道路管护、村部环境、村庄点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六个专项行动明确的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全年共检查涉农村居12次,发放人居环境交办单63份,做到全部整改到位。持续深化村庄清洁行动,对标时间节点要求开展人居环境“各季村庄环境清洁行动”。

紧盯重点环节,抓好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大力实施“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着力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绿色优质农产品需求。目前,已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两家,一是裕华裕兴荠菜专业合作社,该项目占地约360亩,采用“合作社+农户+科技”模式,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特色优势产品,促进绿色蔬菜产业新升级,不断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户收入,自2013年起连续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证书,受到市级表彰。二是海丰大蒜专业合作社,该项目占地约924亩,是大丰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之一。截止目前,丰华街道实现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0.83%。

落实监管责任,擦亮乡村振兴的“产业名片”。

丰华街道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小组,强化宣传,落实责任,将任务细化到村、落实到岗、安排到人,全面实现“网格化+精准监管”的工作要求。目前,丰华街道纳入监管成规模主体入网154户,以合格证和追溯码作为质量追溯的重要保障。增加农产品的检测批次,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时做好监督检查,严查虚假开具合格证、承诺与抽检结果不符等行为,加强经营主体的约束。

乡村振兴时不我待,为民服务敢为人先。丰华街道将加快农业信息技术创新,扩大绿色产业规模,打造特色现代农业园区。用名、优、新农产品,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用“为群众办实事”,绘就“强富美高”丰华乡村新图景。

(朱 艳 范小燕 胡金波)

标签:乡村;振兴;街道
责编:绪研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