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邱萌)11月5日,正值一周工作日的最后一天,国网东台市供电公司线损管理专职夏晓燕正在汇总编制同期线损管理周报。她从事线损管理工作已经八个年头,作为该公司线损管理攻关团队的一员,每天都在和数据打交道,为降损增效精耕细作。
近年来,国网东台市供电公司认真贯彻上级公司部署,吹响同期线损管理集结号,聚力攻坚加大线损管理工作力度,以降损增效为目标,以同期管控为抓手,构建责任体系,制定提升方案,全面提升线损管理质效。
今年1-9月,该公司入选国网“百强县公司”累计6次,“百强供电所”累计25次,共计10个供电所进入百强,其中唐洋供电所5次进入百强,安丰、新街供电所4次进入百强,线损率完成2.63%,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同期线损指标考核排名列所在各县市第一名,公司线损工作、专业管理和降损增效均取得显著进步,生产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
积极落实管理制度,下好线损管理一盘棋
国网东台市供电公司总经理叶磊在2021年年中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推进经营质效再提升,深化应用同期线损管理机制,力争同期线损指标再进全省前十,实现百强所全覆盖。”
该公司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高效配置资源整合,成立同期线损管理领导小组,从发建、调控、运检、营销、配电等专业遴选专业人员组成线损管理攻关团队,定期召开线损专业会议,统筹计划、分析、协调解决矛盾,集技术、经验于一体。团队致力优化线损管理流程,推动调度、运维、运检、营销系统的贯通,利用数据资源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步建立管理周报机制。线损治理涉及417条线路、9815台公变、5389台专变,这对整个团队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团队成员冲锋在前,各司其职,积极研讨线损管控中的难点痛点,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应用于日常工作中,促进降损增效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确保指标稳中向好,线损治理成果显著。

图1 定期开展线损管理培训
该公司完善管理考核办法,强化综合线损治理,编制发文《同期线损四分指标常态化工作管理奖惩实施意见》,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规定指标管控要求及考核办法,将百强县、百强供电所、达人榜、经验分享工作支撑指标纳入月度、年度指标进行奖惩。公司营销部、三新公司修订完善供电所线损考核办法,将用采日线损、同期日线损合格率、同期理论线损计算、高损台区压降、百强供电所创建等纳入到指标通报及供电所月度绩效考核评分中,建立“日管控、周定责、月考核”工作机制,建立快速发布问题、快速评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的“三快流程”,提升异常数据治理效率。
该公司打破专业壁垒,加强专业组织协同,促进部门沟通配合。营销部、各供电所建立健全营销线损管理网络,认真落实台区线损两级责任人管理体系,将台区线损责任纳入城区及“全能型”供电所的网格责任区划分体系,在网格内合理配置线损、计量、采集、用电检查等专业人员,切实提高线损异常处理效率。生产部门合理安排线路及台区停电、TTU安装等工作,与营销专业做好对接,减少对台区线损带来的影响。营销专业结合线路变压器计划停电、故障停电等停电信息,进一步核对台区户变关系,提升台区户变档案质量,确保台区线损计算准确。
持续向内挖潜增效,织好质效管控一张网
“线损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必须要从基础抓起。”该公司营销部线损专家王银香对此项工作深有感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该公司党委书记梁锁宽高度重视线损基础管理和数据分析,亲自部署线损源端管控工作。公司规范基础工作流程,夯实管控质量,切实加强营销用户基础档案管理,对同期线损系统暴露的异常数据进行面向排查,加大表计倍率、转供电、黑户漏户核查力度,严格规范换表流程,清理异常档案和错误记录,防范人为差错和数据造假等情况,并加强营销流程归档处理。扎实开展营配数据清理,规范增量数据采录流程,为台区线损管理提供实时、准确的电网资源数据。强化定量用户管理,对低压定量用户开展专项核查,现场核实用户档案。对配电房自用电、交通信号灯等定量用户实行装表计量,确保电量真实准确参与线损计算。
图2 供电所青年员工开展系统分析
数据是线损管理的关键,对数据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该公司安排专人精心监测实时数据,全力落实后方保障。将变电站关口缺陷纳入紧急缺陷管理,每日巡检,24小时消缺,确保专变、台区异常处理不超1天,低压客户不超2天。加强数据集成监控,落实专人对系统集成数据进行监测,确保源端与同期线损系统数据一致。加强系统模型监控,实现关口配置、异动、审核线上操作,确保各级电量数据完整准确。深化系统拓展应用,通过开展关联核查和交互比对,及时定位纠正异常数据,提高系统应用效能。
该公司深化推动数据分析,确保治理可控再控。10月13日,配电运检中心专职李维维发现分区线损出现异常。通过数据分析推断出因为220千伏高阳变20千伏降压改造为10千伏线路,PMS系统错误将10千伏电压等级改为110千伏。配电运检中心迅速行动,及时与项目组对接,剔除错误数据,确保在线损系统中能找到对应线路和对应关口电量。这个只是数据分析应用的冰山一角。公司应用同期线损和电量数据,快速定位和处理失流失压等计量异常高压客户105户,确保电量颗粒归仓。通过母线平衡监测分析,快速治理变电站关口计量缺陷12处,母线平衡达标率从初期97%提升至100%。调度每日分析电能量系统用电平衡,确保关口计量准确。对计量有故障关口安排营销人员上门检查,当天完成故障计量数据传输,确保计量故障处理不隔天。抓好同期与用采数据比对,对日电量采集错误的用户分析并解决,对电量突变超过2次的企业计量进行换表,确保数据采集全覆盖。以准确归真线路损耗为目标,明确设备、营销专业职责和工作流程,深入推进配网联络线关口改造,进一步细化管理单元,线路打包率由初期58%降至0%。
该公司精准把握管控重点,成效显著。今年6月,该公司再次入围百强县公司,取得全省第五,全国第二十二的佳绩,各项指标均排名全市第一。该公司发建部主任于有宝感慨地说:“从事线损工作的同仁们的辛苦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全省前五的排名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线损管控的信心!“
持续优化管理举措,绘制综合降损一张图
强基方可赋能,该公司扎实开展各类行动,持续加强线损管理。公司大力开展“反窃查违”活动,助推异常线损治理。每月定期组织开展反窃电检查活动,推动警企联动,对有明确线索的案件要联动公安部门做好证据收集。由营销员、营业班长牵头,每月定期开展营销普查工作,将违约用电、窃电等查处列入日常工作范围,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力打击违约、窃电行为,营造良好的供用电环境。建立基于大数据关联分析的常态化反窃查违管控机制,开展线损异常台区反窃电,实现对窃电户的精准排查和快速打击。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累计查处窃电13户,追补电量13086千瓦时,追补电费7849.46元,收取违约使用电费28549.88元。

图3 定期开展用电检查
台区治理是线损管控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该公司持续推进台区治理,提升线损管理水平。持续巩固优质台区达标率。严格落实上级公司巩固存量、扩大增量的原则,不断提升台区经济运行效率,扩大优质台区总量和占比。开展合格台区内的跑冒滴漏,挖掘治理潜力,促进合格台区线损率继续下降。狠抓异常台区消缺治理,每天通报各供电所日线损指标完成情况,对连续3天不合格台区进行督办,督促供电所做好采集、故障处理、异常分析整改工作。针对线损率经常波动的台区,开展现场核查确认,定位异常原因,提出治理措施。对原因难以查明的台区,组织公司线损专业团队开展台区现场核查,提升治理效率。
采集闭环是支撑线损管理统计的关键。11月3日7点,该公司园区供电所运维采集班班长夏文海按照惯例对当天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每天到班的第一桩事一定是看数据”,夏文海说道。扎实做好采集运维工作是线损治理工作的“强心剂”。据了解,该所采集运维班班员由从事多年一线工作,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和刚入职的新生力量组成。为保证采集数据稳定,他们每天早上开始集中分析数据,锁定线损异常台区,一天多次复查确保数据完成稳定。同时多次奔赴现场开展异常台区勘察、通道清理、三项不平衡处置等工作,定期对台区的计量表箱、用户计量表计逐一检测。所长丁小祥表示:“虽然线损治理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但只要能换到好成绩,大家的付出就都是值得的。各供电所都在为线损管理勇挑重担,在平时的线损治理中不断摸索经验,进一步加强采集运维工作加大数据采集和补召力度,及时处理采集问题,提高采集成功率,全力保证采集对线损的支撑作用。对因采集异常、时差表计影响线损波动的台区,优先更换HPLC采集设备。对线损异常台区及时查明原因并落实整改,缩短处理时间,使尽快合格。对采集失败的用户要及时现场处置,特别是月末采集失败的用户,必须优先处置。积极应用高速通信新技术,解决采集系统本地通信瓶颈问题,逐步提高采集性能。提高用户采集成功率,提升电量数据可用率。

图4 现场更换表计及采集器
百舸争流千帆竞,攻坚克难正当时。国网东台市供电公司将持续提升同期线损管理成效,补短板、优结构、固根基、挖潜力,着力解决线损管理中的难点,确保线损专业各项指标完成目标要求,在“双碳”背景下推进线损精益化管理,突出抓转型、聚动能、创一流的工作指向,努力在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中站排头、当先锋、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