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来不及害怕,就想着我死也要与敌人一起死。”
家门口打游击,赶跑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打败国民党,迎来新中国成立;远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江苏省盐城东台市溱东镇九旬抗战老兵余广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对前来寻访的红领巾说起他南征北战的十年戎马生涯,声音仍如他16岁时一样坚定无畏。
家境贫寒年少从戎
1928年余广宽出生于东台市溱东镇鲍庄村,家境贫寒兄弟多,8岁时父亲去世,余广宽就去地主家做长工放牛放鸭,在兵荒马乱中艰难讨生活。1944年,新四军来到时堰、溱东一带,当时16岁的余广宽主动参军。
“日本鬼子经常进村扫荡,乡亲们过得担惊受怕,我要去打鬼子保卫家乡!”说起当初参军的初衷,余广宽老人眼神坚定,声音铿锵有力。
参军后的余广宽跟着部队在溱东、兴化一带打游击,与日本鬼子周旋。一次在兴化的游击战中,余广宽所在的部队与日本鬼子正面交锋,他被一个日本鬼子压倒,眼睁睁地看着鬼子的刺刀刺下来。“当时来不及害怕,就想着我死也要让他一起死,为民多除一个害。”已经中刀的余广宽用尽全身力气将刺刀刺进了敌人的心脏。
“最后敌人被我一刀刺死了,他的刀刺偏了,只插进了我的手臂,死里逃生。”余广宽老人卷起袖子,手臂上依稀可见当年的伤疤。
英勇作战九死一生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时,余广宽和不少战友们喜极而泣。解放战争爆发,余广宽被编入华中野战军,跟随部队转战东北一带,直至新中国成立。
“当时真是高兴啊,打仗这么多年,终于迎来了新中国成立。”说起这番话时,余广宽老人满脸自豪,执意要站起来把他的勋章找出来,直到老伴答应帮他找,他才安心地坐回轮椅。 “你说话要对着他的右耳,他左耳在朝鲜战场上被炮火震聋了。”余广宽的老伴提醒道。
1950年10月25日,余广宽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前往朝鲜战场抗美援朝。“当天夜里出发,步行去朝鲜。”余广宽老人说,当时物资有限,一路全靠两条腿走路,从黑龙江过鸭绿江,累了就在老百姓家借宿,休息一会儿再上路,一直走了十多天才到朝鲜境内,到朝鲜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
保家卫国此生无悔
上甘岭战役时,美军的战斗机在头上盘旋,轰炸、封锁、围攻,炮火连天,后勤部队被飞机阻击,粮草运不到前线,他们只能把玉米、大麦用水煮一煮就吃。
“那时候哪管好不好吃,只要能填饱肚子,有力气打仗就行。”余广宽老人指着左耳说,耳朵就是那时候被震聋的。美军战斗机扔下的炮弹,落在余广宽不远处,他赶紧卧倒趴下,被炮弹震晕过去了,醒来时左耳已经听不到声音,幸而只是炮弹片炸进了脚中,没有危及生命,只休息了一个星期,他又重新回到了战场。“老兵不能少,打仗有经验,能带着新兵。”余广宽老人说,和他同去的好多战友都倒在了前线,再也没站起来。“我最先在的那个班,最后就我一个人活了下来。”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余广宽回到浙江宁波休养,夜里还经常梦见战场,梦见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 被梦中的炮火声惊醒。“作为军人,浴血战场、保家卫国是一生的荣耀。国家现在建设得这么好,战友们九泉之下有知也欣慰了。”说起逝去的战友,余老眼里含着泪,偷偷擦拭了下眼角,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张蓉蓉 乐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