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6日盐城讯 今年,“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工作被列入省政府“我为群众办实事”惠民项目之一,省食安办、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江苏省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暨“名特优”食品小作坊培育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围内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工作,2021年培育“名特优”食品小作坊300家。盐城市亭湖区严格落实《方案》要求,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全力开展“名特优”食品小作坊培育创建工作。
位于亭湖区文峰街道华兴商业街的钱青兰食品店,是一家经营多年的小吃店,制作的藕粉圆深受顾客青睐,不少离开盐城的老客户常常打电话,希望能够邮寄,在异地也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但冷冻以后的藕粉圆外形和口感会大打折扣,无法快递到外地。
近日,这个困扰钱青兰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在亭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协助下,钱青兰食品店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办理食品小作坊登记证。对照申请要求,专家上门对食品店的加工场所、生产工艺进行了指导。经过试验,最终解决了夏天销售和长途运输的难题。钱青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现在生产场所更加整洁干净,生产工艺更加合理规范,藕粉圆的销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作坊还有了自己的注册商标,十分感谢区市场监管局和专家们的悉心指导。”
据了解,自“名特优”食品小作坊创建工作启动以来,亭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部署研究、推动创建工作,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多次上门悉心指导基层创建工作。
亭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黄巍巍介绍,今年以来,该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及省级“名特优”食品小作坊创建工作。先后在钱青兰食品店开展学党史办实事驻店管理提升指导工作,与树东家庭农场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活动,将技术创新和标准拟定送至创建一线,同时让优秀的党员作坊主在小作坊行业领域内发挥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了加快打造“名特优”食品小作坊,亭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行业协会专家就硬件提升对小作坊逐一入户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造升级方案,发挥第三方检测检验机构专家组技术优势,将开展“名特优”小作坊创建工作技术支撑纳入年度抽检服务项目考核,5家小作坊与本地专家团队以及三家食品检测机构一一结对,由专家组为创建小作坊提供产品配方审查品控指导等免费服务。
老陈仙醉螺是盐城的地方特产,在亭湖区市场监管局和专家的指导帮助下,销售业绩有了显著的提升。总经理陈亚表示,他们非常有信心把地方的名优特产做大做强做好。
“目前我区列为‘名特优’培育对象的5户小作坊均已顺利通过省级第一轮评查验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新监管服务措施,精心扶持小作坊提档再升级,同时充分发挥5家培育作坊‘样板间’的示范作用,以优促优,推动全区食品小作坊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黄巍巍表示,将进一步细化措施,让黄尖菊花、醉螺等一批地域美食走出亭湖,让朱习山卤肉、钱青兰藕粉圆、八大碗肉圆等一批传统美食焕发新色彩,让广大群众和作坊业主实实在在感受到创建的成果。(徐宝超 陈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