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30日盐城讯 “我是中华村二组村民蔡中明,一些畜禽养殖户,粪污直排带来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触目惊心,建议镇有关部门加大处置力度。”
“近期,我们将开展畜禽养殖场专项整治,规范养殖手续,提高准入门槛,坚决取缔沿河直排的养殖基地。同时不定期开展水体水质抽检,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盐城市射阳县盘湾镇环保办干事杨文荣的答复铿锵有力。
“请问潘书记,我们老百姓都知道生态河道建设镇村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效明显,现在河水清澈,河坡一片绿色,非常好看。但要保证常态长效肯定需要大额的资金来持续投入,不知道这笔资金从哪里来,不会增加我们老百姓的负担吧?”中华村三组村民季洪顺担心地问道。
“资金投入上,我先表个态,绝不会增加群众负担。在资金保障这一块,我们将尝试采取以‘以鱼治水,以水增收’等涉水绿色产业发展取得的收入和效益来促进水环境的治理和管护。具体的想法是依托良好的水资源,通过人工放养鱼类,既改善水域的鱼类群落组成,保障生态平衡,保护水环境,又充分利用养鱼的收益带动群众增收,带动村民自觉投入护水行动。”中华村党总支书记潘朝斌信心满满的回答,给参加协商议事会的群众代表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9月30日上午,射阳县盘湾镇召开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政协委员、部门单位负责人、村居书记、党员代表及群众代表等20余人围绕“加强水环境治理 擦亮绿色生态底色”这一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据悉,盘湾镇是射阳县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整镇推进示范乡镇。该镇高速沿线廊道生态河道建设项目涉及新华村、中华村和盘东社区3个村居,共12条河道,单边总长71473米,目前已完成施工18539米。
在正式协商议事之前,与会人员集中参观了盘湾镇中华村全长2.3公里的新利大沟生态河道在建水利项目现场,听取了水环境治理生态河道的实施项目介绍,改造完成后的新利大沟河岸坡绿植效果让大家精神振奋。
“水环境治理关键在于做好群众工作,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形成环保共识。”“项目建设过程中要确保施工质量。” “河坡段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尝试和有实力的绿化公司合作,栽植一些两到三年成苗绿化苗木,实现经济效益,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而有效保障生态河道建设和长效管护。”讨论过程中,政协召集人首先介绍了本次协商议事活动的前期准备情况。随后与会人员结合自身体会和工作实际,对生态河道建设、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和协商,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射阳县政协委员、统战部副部长陈健表示,水环境污染,现象在河道,根源在岸上。实施岸坡绿植、河道生态工程是一项利民工程,要坚持系统思维,多层次栽植绿化固坡护坡,积极探索通过水生植物来改善水环境。
近年来,盘湾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标准打造了水环境治理生态河道项目样板工程,起到了美化环境,保护河道的良好效果。盘湾镇党委副书记田丽表示,要把这次协商议事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分析问题根源,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写好水环境收益文章,给群众带去更好的宜居环境,努力让生态河道成为美丽盘湾独特的风景线。(袁青 张敏 成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