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消除隔阂 维系亲情”盐都检察院强化诉源治理 提升办案质效
2021-09-18 11:1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9月17日盐城讯 近日,信访人王某来到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检察院,将一面“为民解忧 履职尽责”的锦旗赠送给该院工作人员,并感动地说:“我母亲遗体已经火化,感谢检察机关在我们兄弟姐妹之间斡旋,化解了这场纠纷。”

事情还要从今年4月份说起,信访人王某来到盐都区人民检察院,声泪俱下地控诉,称其母亲生前遭人虐待,公安机关却不立案,请求检察机关主持公道。盐都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蔡安峰接待了王某,耐心听其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据王某表述,其老母亲陈某育有三儿三女,三个儿子在外打工,三个女儿均已远嫁,老母亲平日里由王某的大嫂二嫂照应。去年12月,王某收到老母亲去世的消息后赶了回来,在办理后事的过程中发现老母亲身上有多处淤青,怀疑遭人虐待,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初步查明,陈老太系左上肢骨折后长期卧床继发肺部感染引起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并没有发现存在殴打的事实,先后作出不立案决定和复议维持决定。王某不服,又来到检察机关申请立案监督。

盐都检察院受理案件后,通过调阅卷宗、审查鉴定意见、走访调查,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正确。

案件办结很简单,但是此事引发的矛盾却在一步步升级。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了解到因王某控告,其母亲的遗体一直停放在殡仪馆未能火化,遗体保存等各项费用已达五万多元,其他兄弟姐妹也对王某心生不满。另一方面,被控告的二哥一家欲反诉王某诬告陷害,兄弟姐妹关系面临分崩离析。

盐都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蔡安峰意识到要真正实现事了人和,还要从源头上着手。“我母亲肚子上有淤青,肯定是有人打伤的。”数次沟通后,信访人王某仍坚持她的看法。于是检察机关专门向法医学专业人员了解死者腹部淤青形成的原因,再向王某进行解释,消除其错误认知。同时,积极与王某二哥一家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理解王某报案的初衷。同时明确态度,公安机关查明真相就是证明其清白的最有效方式,也是对其名誉的有力维护。

由于双方矛盾比较尖锐,难以协调,盐都检察院又主动对接人民调解员、基层村居组织,充分发挥调解功能。还与民政部门、殡仪馆协调,想方设法减轻了相关费用负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矛盾双方终于达成共识,陈老太在去世八个多月后得以“入土为安”。(蔡安峰 徐大联 刘友存)

标签:母亲;兄弟姐妹;信访人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