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6日盐城讯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为企服务效能,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盐城市滨海县工信局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在全市创新开发为企政策服务平台“滨海e企通”。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之一,“滨海e企通”平台能高效帮助解决涉企优惠政策寻找烦、落地难问题,提高服务企业主动性和实效性,强化惠企政策“刚性兑现”,及时为企业解决现实难题,全力打造更优质、更高效的营商环境。
“滨海e企通”全面收集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文件,发改、科技、工信、商务、金融等多部门公开发布的惠企政策,按产业、层级、部门、支持方向等多维度进行分解、归类,形成条目式的搜索关键词,汇集成一个能与企业信息相匹配的政策集成数据库,打破了以往的“信息孤岛”和“政策壁垒”,为企业申报项目提供参考,满足政策查询、政策规划、条件对比和数据统计等功能需求。目前,该平台已收集606家企业和4345条惠企政策信息。
以往企业想获取政策支持需要安排专人负责关注、搜索、咨询和申报,如今通过“滨海e企通”可以体验“一键搜索、一键申报、一键提醒”三项服务功能,变“企业跑”为“数据跑”,大大提高了申报效率,降低了申报成本。该平台通过收集公开的企业数据,结合企业填报完善的信息形成企业画像,运用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将企业信息和政策信息进行匹配计算,1秒生成智能匹配报告。报告包含了企业可申报的政策、政策匹配度以及政策申报路径等相关信息,简洁易懂,助力企业精准申报。
“滨海e企通”里的政策除了企业可以“自己搜”,系统还可以“定向推”。对于已注册企业,只要有新政策出现,平台通过点对点的电话和短信方式,立即将政策信息和匹配结果推送给企业,由以往的群发改为定向发送,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让企业第一时间获取政策,厘清申报程序,避免错过申报时间。同时有效解决“抽屉政策”带来的“权力寻租”现象,预防不作为和腐败等问题。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我们将继续强化服务意识,把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亲商’温度,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贡献更多的工信力量。”滨海县工信局局长高亚国表示。(郭林甲 滨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