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网东台市供电公司聚焦双碳目标,服务综合能源市场、保障客户高效用能、探索清洁能源消纳,对内挖潜增效,强化全流程精益管控,对外开疆拓土,奋力探索发展空间,引领绿色赋能新业态,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
推陈出新,打造“生态+电力”新样板
夏阳高照,海风宜人,一支由小型新能源汽车组成的自驾旅行车队从东台海堤公路一号线上驶过,车身上饱含东台特色的涂装与远处的风机相映成趣,这正是东台公司与地方政府部门、旅游公司共同开发、联合推出的“碳”秘之旅——新能源汽车自驾旅游项目,也是长三角地区首条零碳旅游线路。
东台公司背靠条子泥湿地这一世界自然遗产资源,从“环保、共享、智能、经济、便捷”等角度出发设计了本条旅游线路,不仅涵盖黄海森林公园、条子泥等在内的多个生态特色景点,还引导游客通过新能源汽车自驾出行的方式感受东台各个全电景区,积极推出“低碳”“零碳”的旅游新模式。
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传播绿色出行理念,打造“生态+电力”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新样板,公司与合作方共同筹备,联合进行了线路勘查,合理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点,在原有充电点的基础上完善周边基础设施,让游客得以在参观、就餐时完成充电。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建设充电站(点)22个,充电桩69台,实现“碳”秘之旅沿途景点全覆盖。东台公司还专门组建了一支充电站维护队伍,负责充电站日常维护保养以及应急服务,确保来到东台的游客们拥有完美的出行体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将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留在身边,尽量减少电力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东台公司不仅在施工环节加强监督规范,还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2020年为解决竹根沙海上风电项目并网难题,东台公司牵头建设投运了首个贯穿自然遗产的电缆隧道,将原本的架空线路转入地下,这条不到300米的隧道陡然增加了2000万的项目成本,但完整保留了湿地地貌,也为大量珍禽候鸟保留了栖息地。东台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主任夏红春介绍道:“项目投资虽然增加了,但换来的是不可多得的环境价值。”
自2017年以来,东台公司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社会综合效益超过了1.23亿元。今年,东台公司的湿地生态保护案例还入选了国网公司2021环境保护报告,绿色低碳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绿色低碳的合力也正不断汇聚,在东台生根发展。
转型升级,探索“产能+用能”新方向
“用了全电气化的厨房之后才切实感受到这个厨房的好处,没有明火,油烟少了,室内空气好,而且电磁灶炒菜效率高,费用也省了,最重要的是没有了燃气泄漏、烟道着火的安全隐患。”6月4日,科森科技东台有限公司厨师长对前来回访的东台市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何亚丰高兴地说道。
今年3月初,东台公司大客户经理班在一次客户用电检查中发现,科森科技东台有限公司厂区内部厨房使用管道燃气灶,大部分灶具和管道油污锈蚀严重,考虑到该厂区员工2400多人集中用餐,安全隐患极大。他们迅速与科森公司联系,双方商谈厨房全电化改造事项,并就改造提供了用能方案规划、厨房用电独立计量、电炊具厂商筛选及安全检查等供电服务定制套餐。据该企业负责人邓小波介绍,该厂区厨房原每月用气约2600立方米,成本8500元,改用电后每月用电量9500千瓦时,节约成本约2700元,全年可节约3万元。
除了对接工业园区,东台公司也将能效服务延伸到旅游产业,对黄海森林公园、安丰古南街和西溪草市街等重点区域开展景区电力改造工作。
8月30日,东台市发改委与东台供电公司联合出台绿色全电示范景区(街区)评价标准,拉开了全电景区新一轮打造的帷幕。与此同时,各个景区面向社会多样化展示电厨房、电锅炉、空气源热泵、电动汽车等电能替代技术的综合应用,形成电能替代示范叠加效应。景区的充电站(点)和充电桩实现接力式覆盖。景区内的厨电、采暖、交通、照明在全面电气化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智能化升级,以黄海森林公园为例,其电能占比已接近100%,今年改造完成的智能化林工精神讲堂在党史教育期间成为热门目的地,吸引超过50万人次参观游览,为景区创造大量经济效益。
不仅如此,东台公司还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结合东台特色的农业产业项目,主动靠前服务,开展用能产能结合的改造项目,其中最具特色的“风光渔”立体式开发项目多次受到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关注。项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光伏、风力等清洁能源开发需求,还带动水产养殖项目转型升级。据不完全统计,相关项目改造盐碱地超8100亩,每年可向电网输送清洁电能5.8亿千瓦时,不仅减少了因清洁能源开发中的土地资源浪费,也可直接改善沿海地区盐碱土质,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并行;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5.2万吨,减少电煤消耗约25.1万吨,创造收益超1800万元。
聚焦“双碳”,倡导“消费+低碳”新生活
8月23日至29日是第9个全国节能宣传周,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当天,东台公司“金海星”青年志愿者们在东台镇金敦社区文化广场开展以“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绿建未来”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家住金敦社区的张阿姨告诉志愿者:“我家现在使用的全都是LED节能灯,去超市购物、买菜都会自己携带可降解循环使用的环保购物袋,每天出行也基本都为步行”。
东台公司广泛开展低碳节能宣传,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安全用电知识宣讲、用电服务等契机,让绿色生活、减排降碳理念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集市。该公司围绕双碳实践、能效服务,展开社会化布局,着眼本地清洁能源禀赋,以政企联动、企业联合等措施,细处着手,长线规划,以期全面提升全社会低碳意识和节能能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4月30日该公司与当地经济开发区签订《“双碳”实践先行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低碳零碳园区建设、清洁能源供应、综合能源服务等方面深度交流,携手搭建合作新平台,共同推进“双碳”典型城市建设;5月13日,东台公司发布了服务地方绿色低碳发展报告书并率先实现所有镇区综合能源服务站覆盖,依托全市15个基层供电所搭建服务站点,面向全社会提供分布式能源服务、专属电动汽车服务、能源交易服务等新业务,获得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今年,东台地区电动汽车充电桩实现乡镇全覆盖,公共交通清洁化率稳步提升;屋顶光伏项目为企业和居民带来可观收益;东台地区最具特色的食品——鱼汤面和西瓜也深化了电气化改造,全电厨房、西瓜智能分拣流水线多次登上热搜。随着宣传力度的提高,低碳生活方式在东台居民中的认同度日益增长,“低碳”也已成为大部分市民熟知的关键词,从生活小事、点滴做起,为绿色低碳生活助一份力,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
下一步,国网东台市供电公司将继续推动实施低碳发展的行动计划,继续携手政府、行业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努力增进全社会的绿色生活共识,最大化汇聚低碳发展合力,不断发掘绿色产业的产能收益,形成“政府主导、行业实施、全民参与”的能源消费新常态,引领东台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当排头、作表率。(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