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0日盐城讯 连日来,盐城市大丰区大中街道组织58个征迁小组,对城市西侧重点地块西河口963户进行搬迁,提升环境,扮靓城市,建美百姓幸福家园。
西河口是个老工业区,企业分布广、境内住户多、人员结构复杂。为打好这场征迁攻坚战,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成立征迁指挥部,设立2个动迁大组,建立以村、社区为单位的58个征迁小组,日夜奋战在征迁一线,涌现出许多为了城市更美好,百姓生活更幸福而奋斗的感人故事。
真诚服务赢信任
该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在群众的角度,为群众利益着想,以真诚的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
施峰是服务业集聚区征迁小组的负责人,征迁工作启动以来,他不管多忙,都要挤出时间,学习政策,吃透政策,并通过自已的平实话语,把政策准确不漏地宣传到征迁户,让征迁群众充分了解政策,懂得征迁补偿标准、政策依据,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提高,群众的信任感不断增强,让包干段面19户群众的思想有了积极转变,目前已有16户征迁户签订了征迁协议。
在强化政策入脑入心宣传的同时,他善于站在群众的位置思考问题,从建设美好家园,增强群众获得感的高度,公平处理每一个征迁中碰到的问题,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征迁群众,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征迁工作没有统一的模式,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户制宜,针对征迁群众的成员结构、家庭状况等不同情况,综合施策,最大化提高征迁实效。
攻坚克难挑重担
该街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征迁群众做好表率、放好样子,推进征迁进度。8月17日一大早,老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韦静和不顾工作到凌晨的疲劳,又出现在西河口征迁户家中。连日来,他硬是靠着一股拼劲,靠着钉钉子的精神,使17户征迁户签订了协议。谈起征迁工作,他动情地说:“组织上信任我,把我放在搬迁这个重要环节上,我要扛起责任,为58个征迁组攻坚克难搞好服务。”行动是最好的证明,不管哪个组遇到难题,韦静和再忙再累也要赶到现场,协助做好征迁户的工作,常常是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工作到通宵也是常有的事。
征迁工作开展以来,他已协助人民社区、恒南村等10多个小组完成征迁10多户。他还起早带晚来到征迁户的家中,面对面向征迁户宣传政策,解读政策,让征迁群众熟悉政策,帮助消除思想疑虑,解决合情合理诉求,构筑双方共同沟通的思想基础。由于工作讲方法、措施落实快,韦静和所在片区的征迁进度走在大组前列,用实际行动赢得大家的好评。
创新方法促征迁
该街道及早谋划征迁工作,七月底多次举办西河口地块征迁工作组人员业务培训及政策解读,为征迁工作做好充分准备。滨河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洪亮结合本地块征迁任务的实际情况,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学懂弄通悟透政策。他带领工作人员到现场了解情况,针对总体方位图与实施单位主动对接,摸清本次被征收人房屋的具体方位,同时了解被征收人对补偿与安置的想法,认真做好记录,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自8月9日进场以来,陈洪亮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征迁实效,13户征迁任务已完成11户。围绕统筹抓好征迁工作和疫情防控,他带领小组工作人员积极作为、比学赶超,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召集小组成员商量研判。针对征迁基数大,时间紧,任务重的实情,他将参与征迁人员分成2个小组,分别联系被征收人核对账目、装修找补,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整合,形成“1+2”的小组征迁模式。
在与被征迁户沟通过程中,他及时记录被征迁人员的动态想法,充分做好政策宣传以及实施方案解读,对困难家庭、残疾人家庭、孤寡老人等群体充分关怀照顾。遇到问题需要协调时及时向分管负责人汇报,请示会办,直到意见达成一致,签约交房。
陈洪亮说,下一步将围绕目标任务,整合力量,强化统筹协调,找准实施对象,发扬不怕疲劳、持续作战的工作作风,营造“你追我赶”的征迁浓厚氛围,以实干担当为城市更美好,群众更幸福贡献力量。(陈正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