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牛奶里藏着什么秘密 小记者再探“泰来神”
2021-05-27 21:55:00  来源:盐城新闻网  
1
听新闻

小记者也来当一回“饲养员”。

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奶牛场。

一群群黑白相间的奶牛或悠然自得啃食着草料,或安静立卧休憩,或顽皮奔跑嬉戏,牛奶场一片生机勃勃……5月22日,来自我市盐城小学的近40名《盐城晚报》小记者,坐上大巴车,在家长的陪伴下,一路欢声笑语来到盐城市泰来神奶业有限公司,与奶牛亲密接触,共度美好亲子时光。

牛奶是从哪里来的?

“同学们知道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吗?”“一头奶牛一天可以产多少牛奶呢?”“牛奶是怎么挤出来的?”牛奶场工作人员的话音刚落,小记者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道:“牛奶是从奶牛身上挤下来的。”“是不是用手挤?”“不是,应该是机器。”带着好奇和疑问,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记者们相互讨论着走进挤奶车间,现场参观。

“从收奶到包装入库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已实现网络互联,只要在电脑上启动程序,工厂就可以从头到尾开始运行。此外,我们采用顶级的中控技术,所有数据通过系统直接记录在案,保证了程序和产品的合格。”牛奶场工作人员介绍,呈现在消费者眼前的虽然只是小小一瓶牛奶,却凝结着行业前沿的智能制造工艺。

“原来我每天喝的鲜奶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够新鲜的啊。”小记者杨瑞哲惊叹道,偌大的前处理车间,看不到一滴奶,全部在密封的管道里进行,灌装设备正高速运转,从收奶到灌装只有寥寥数名工人进行操作,相比传统的生产工艺,效率提高了好多倍。

一头奶牛日产量多少?

小记者们看着一头头壮硕的奶牛,兴奋不已,都抢着跟奶牛合影。“小奶牛一生下来就有40公斤左右,比我还重。”“这头奶牛真漂亮,大眼睛,双眼皮。”“这头奶牛真会臭美,不停扭来扭去,好似在撒娇。”家长和孩子们的幽默对话,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这里有上千头奶牛,它们的名字叫中国荷斯坦奶牛。它们一天挤奶两到三次,一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有五六十公斤。”牛奶场工作人员介绍道,这些奶牛的祖先在荷兰,被引进到国内和本地的牛进行杂交后,才有了现在的荷斯坦奶牛。它们适应本地气候,产奶量大。

小记者们全神贯注地听着介绍,“一头奶牛一天要吃掉价值100元的草料,早上的产奶量比下午要多,每次挤奶大约需要七八分钟。”看着可爱的奶牛,林可颖同学感慨道,果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那开动脑筋算一算,一袋牛奶按200克来算的话,一头奶牛每天产的奶可供多少人饮用呢?”工作人员的提问,让孩子们更加兴奋。“如果一头奶牛一天产奶按50公斤来算的话,可供250个人喝。”一名小记者回答道。

萌萌的牛宝宝逗乐众人

走出挤奶车间,一头头可爱的小奶牛吸引了小记者们的目光。“牛宝宝的妈妈在挤奶车间产奶呢,它们和小伙伴们一起好开心啊。”孩子们轻轻地抚摸着栅栏里的小奶牛,温顺的牛宝宝不时用头蹭蹭小记者的手,“它的舌头舔到我手了!”一名小记者尖叫一声,吓得缩回了手,家长赶忙上前安慰,逗得众人大笑起来。

“奶牛13个月大就成年了,就可以‘结婚’怀牛宝宝了,牛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上9个多月,就出生了。牛妈妈一年正常怀孕一次,产一头牛宝宝。”小记者们认真记录着。小记者洪佳慧说,每次参加小记者活动都会学到不少知识,此次到牛奶场也不例外,收获不小。

“牛奶挤出来后不能直接食用,要经过检查、杀菌、消毒这几道工序,合格后才能出厂。今天的活动让我们了解了牛奶的生产过程,也对牛奶有了一定的认识。”家长们说,以前在电视上看过奶牛,但真正与奶牛近距离接触还是第一次。他们希望孩子们以后可以多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开阔视野,也让孩子们的人生多一份经历,多一份精彩。

标签:
责编:芦艳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