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0日盐城讯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以来,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在全镇范围内,从拆除农村私搭乱建、违章建设“破题”,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越来越整洁、漂亮的村容村貌,越来越公平、正义的乡村秩序,越来越舒适、宜居的百姓家园,不断提升着新兴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
“新兴作为大市区的‘北大门’,城北开发的重要板块,区位特殊、责任重大。”新兴镇党委书记陈昌刚说,打赢乡村振兴的“第一仗”,首先是在全域范围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而拆除违章建筑就是要“啃”的“硬骨头”,更是认真回应广大农村百姓期待,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交出乡村振兴“满意卷”的第一步。
“拆”出美丽乡村新面貌
自从城北大开发开始,新兴镇区出租房市场变得火爆起来,私自加建房屋“一个看着一个建”,私拉乱接、乱堆乱放,严重影响居民安全和镇区镇形象。拆违行动中,新兴按照“应拆尽拆、拆用结合”的原则,加快土地复耕、拓展绿化空间、建设公共设施,改善居住环境。镇区沿街巷道,被统一划上了停车位,供居民免费停车,既美化了环境,又完善了镇区的基础措施。新场居委会党总支书记袁建进说,“以前因为场地有限,居民车子总是没地方停放,乱停乱放比比皆是,逢年过节更是严重,现在把沿街门口的“边角料”重新整合,改划成停车位,大大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持续巩固拆违成果、防止违建死灰复燃,做好“后半篇”文章至关重要。新兴坚持“拆改并重”,对拆后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对腾退的空间和土地因地制宜加强规划和管理,用于建设游园、停车场等公共服务项目,实现环境、经济、民生等综合效益最大化,增强群众获得感。今年以来,累计拆除违章建筑9000平方米,美化、亮化20000平方米。
“违建没了路宽了,百姓气顺了、心也‘甜’了。”新兴镇副镇长孔为富表示,“下一步,新兴将继续把“拆改联动”落到实处,确保拆违管控持续发力,努力实现无违建村居百分百。”
“拆”出公平正义新气象
违章建筑损害的不仅仅是城镇的脸面,更影响了公平正义和政府公信力。遵纪守法的人吃亏,违规建设的人得利,长此以往,“老实人”只会越来越少,城市面貌和政府形象必然大打折扣。为此,新兴镇拿下最硬的“骨头”,一碗水端平——面对积存多年的遗留问题,迎难而上,从民怨较大、群众反映强烈、体量较大、社会影响较大的违建拆起,着力攻“堡垒”、拔“钉子”。
“我们村里建立了微信工作群,要求所有村组干部每天下午走访一遍各组后,第一时间上报督查情况。”新南社区居委会一组组长陈铭说,正月初三下午,他在巡查中发现,组内有6户居民购买了建筑材料,正在加盖违章建筑。尽管百般劝阻,仍无济于事,他立即在工作群里进行汇报。第二天一大早8点钟,由镇村办牵头的工作组进驻违建现场,现场督促居民自拆和开展帮拆工作,4个小时时间全部恢复原貌。“不管是什么关系,只要是违章建筑,我们一拆到底!”新南社区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徐如明表示,春节以来,新南社区居委会先后发现29处新增违建,第一时间拆除29处,形成“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处理”快速反应机制,将违建行为“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
“春节都不放假,一样保持‘高压态势’,我们也不好意思再私搭乱建了。”部分群众这样说。包组干部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为村里的拆违开了个好头、放好了样子。
“‘小’违建,大危害。违建的存在,让不少群众感觉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和战斗力。”新兴镇党委副书记王迎春说,违章搭建问题是很多村居矛盾纠纷不断、人心涣散、难以形成发展合力的“根子”,村组工作人员敢于直面矛盾,狠抓顽症治理,“没有例外”的拆违原则,不仅为新兴拆出了美丽新环境,也彰显了公平与正义的社会正气。
“拆”出基层组织新作为
3月24日下午,随着最后一辆渣土车的驶离,位于镇西居委会境内的盐城市铭智机械厂两幢总计1700多平方米的“双违”厂房完成了拆除。“整整拆了2天1夜,一刻没有停歇,拆除作业的难度很大。”镇西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施志东说,铭智机械厂原址是一家混凝土厂,由于财产纠纷,铭智机械厂老板徐志宽拿到老厂后,在2018年未经任何审批,私自在一般农用地上建设厂房用于机床生产,并招收周边村民进厂务工。在前期摸排中,机械厂被列为全村违章建设整治的“头号工程”。“老百姓们都看着呢,必须彻底拆干净。”施志东暗下决心。
万事开头难,刚去做工作,施志东就遇上难题。“我给村里解决就业问题,你们还要拆我的厂?”老板徐志宽对自己投资了80多万元建起的钢结构厂房说拆就拆,感到十分不解,“起码要给我赔偿,不然免谈!”一时间,工作陷入了僵局,让刚上任的施志东和村干部都犯了难,“其实徐老板也是个党员,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也能听出他纠结点,拆了厂房,生产怎么办。”当天村两委立即召开会议,专题讨论铭智机械厂的拆违工作。“尽管他违建在先,但我们不能一拆了之,我们也考虑他的出路。”施志东就带着村干部四处打听闲置厂房消息,“后来我们在三里工业园找到了一个高度、结构都符合机床生产的厂房,赶紧带着这个信息去找老徐。”见到厂房招租信息单的徐志宽惊讶无比,说话的语气都变了,“这都帮我把我的后路都安顿好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配合?”徐志宽双手紧握着施志东,“镇西的拆违让我心服口服!”不仅老板有了新厂房,工人也找到了新工作。
拆违工作中,各村居分片分户进行走访,用“步子”替代“轮子”,用“聊天”替代“电话”,走进农家门,坐上农家凳,追到田间地头,面对面和群众拉家常。村居书记带头做违建户、质疑户的工作,对重点户进行登门长谈,耐心讲解拆违政策,排除群众对拆违工作的思想障碍和对立情绪。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群众的态度逐渐由强硬变理解,由坚决反对变主动自拆,尽最大努力促使拆违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党员必访,老干部必访,村民代表必访,乡贤能士必访,违建户必访,质疑户必访,信访户必访,困难户必访,深入百姓家中做通思想工作,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新兴镇党委书记陈昌刚说。(贾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