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30日盐城讯 红色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近日,盐南高新区新都街道裕新社区以“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为主题,依托红色裕新党建文化主题公园这一载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主题学习活动,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王裕新烈士被捕后,忍受敌人施以的钢针刺指头和夹棍等酷刑,坚强不屈,不吐一言。敌人无计可施,于1945年8月l5日将他杀害,并将他的头颅悬挂于中市桥和鱼市口‘示众’……”裕新社区党委书记孙林海向全体党员讲述了王裕新烈士的生平事迹,深情诉说着革命先辈不忘初心、浴血奋战的革命历程,在缅怀中回顾冲锋陷阵的红色历史,在纪念中致敬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先烈,不断增强大家的信念感、责任感。
“王裕新烈士的事迹体现的是最纯粹、最庄重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将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然而,越是往前进,我们越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了老一辈的革命家是如何为新中国浴血奋战,不能忘了千千万万共产党战士是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日夜拼搏的。”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认真聆听烈士的感人事迹后,大家各抒己见,在追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伟大历程中不断坚定初心使命。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此次主题学习活动,用好王裕新烈士这一红色资源鲜活教材,在重温烈士光荣事迹的同时,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党员工作、生活场景,使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被感染、真触动、受震撼,进一步深化宗旨意识、学习意识和奋斗意识,让党史学习真正“鲜活”起来。
学史悟道,知史爱党。今后,新都街道将进一步创新形式,组织开展各类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党员干部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创造出崭新业绩,献礼建党100周年。(王伟 唐丽璇)
延伸阅读:王裕新烈士事迹
王裕新(1917.3—1945.8)原盐城县永新乡三槐村人(今为新都街道裕新社区)。幼年聪慧伶俐,随其父、兄替地主家种田、放牛、推磨。后因灾荒,外出谋生。
1941年7月王裕新回乡,担任永新乡抗日民主政府通讯员。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工作突出升任永新乡副乡长。同年11月,王裕新主动报名参军。后被组织调到盐城县敌工部工作,负责掌握盐城、伍佑一带日、伪军的活动情况。他经常化装成农民,入城了解敌情,并把伪军排长李金章争取过来为新四军送情报。
日伪军城南谍报组组长、汉奸熊正清视王裕新为眼中钉、肉中刺,多次想活捉他而未能得手,于是串通其亲戚,在城南浴室对面开了一个杂货店,以此作为观察王裕新活动的暗哨。1945年8月13日,王裕新掩护敌工干部田中从南门进城,熊正清带领谍报组和伪军将他逮捕。王裕新被捕后,忍受敌人酷刑,坚强不屈,不吐一言。敌人无计可施,于8月l5日将他杀害,并将他的头颅悬挂于中市桥和鱼市口“示众”。
同年8月,为纪念烈士王裕新,将永新乡改为裕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