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成本数十元售价上千元 盐南警方打掉一个制售假洋酒团伙
2021-03-19 09:32:00  来源:盐城新闻网  
1
听新闻

酒是佐餐佳品,销量大、受众面广,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有些不法分子嗅到“商机”,将空瓶灌入低劣酒水进行二次包装后投入市场,以假乱真,从而获取巨大利益。近日,市公安局盐南高新区分局按照市公安局党委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打假治劣”专项攻势,全链条打掉一个制售假洋酒团伙,为该局全面开展的“蓝剑1号”专项行动再添战果,共计查获假洋酒300余箱,涉案金额近千万元。

低价洋酒“露马脚”

“有人在市区向部分KTV、酒吧售卖假洋酒。”今年2月底,盐城市公安局盐南高新区分局环境警察大队民警工作发现,有一名叫张某的男子在我市市区以低价售卖洋酒,怀疑均是假酒。因该男子售卖酒水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引起了民警的关注。

经过调查,民警发现张某的活动非常规律,只在深夜前往几家KTV、酒吧送货。3月2日,民警将前往某KTV送货的张某逮个正着,并扣留了张某打算销售的五箱洋酒,经相关机构鉴定,均为二次灌装的假酒。

张某心中非常害怕,面对警方的讯问很快交代了自己售卖假酒的犯罪事实,并告诉警方,他卖假酒时间并不长,卖假酒的也不止他一个人。民警通过对张某的手机检查发现,一个叫于某的女子与张某一直保持联系,张某的假洋酒都是从于某处进货。

抽丝剥茧挖源头

根据张某提供的线索,办案民警迅速围绕于某展开侦查工作,专案组发现于某具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深居简出,独自行动,其囤货的仓库也非常偏僻。

“于某收快递的频率非常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从外地进一批假洋酒。”办案民警介绍,为了不引起别人关注,这些快递的外包装上均只写着“玻璃制品”。

经过侦查,警方很快明确了于某仓库所在的位置,来了个“守株待兔”。3月3日下午,民警成功在毓龙路附近将前来取快递的于某抓了个现行。起初,于某百般抵赖,但当警方在于某仓库中搜出近百箱假洋酒后,于某低下了头,并如实供述了自己从河北保定等地购买假洋酒并进行售卖的犯罪事实。

于某的到案,也为打掉整个制售假团伙补足了关键一环,警方迅速明确了生产假洋酒的刘某某等人,以及在我市市区多家KTV售卖假洋酒的王某等人。该团伙主要仿冒生产知名品牌洋酒,后通过物流运输的形式流入市场销售。至此,专案组决定,立即对该团伙的其他成员实施收网。

“蓝剑”出鞘捣窝点

3月9日,盐南警方开展“蓝剑1号”集中收网行动。民警远赴吉林通化、河北保定,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等人。据刘某某交代,从2020年8月起,他伙同徐某夫妇,网购了低端桶装洋酒及灌装、封装洋酒的设备,并在河北保定农村的某民宅内进行生产制作,只要将桶装洋酒装进简单清洗过的空酒瓶,再贴上假的商标,就能冒充品牌洋酒向外销售。

根据犯罪嫌疑人指认,民警找到了隐匿的生产窝点,未来得及灌装的空洋酒瓶、封装设备、装劣质洋酒的大塑料桶杂乱堆在院子里。在现场,民警还查获了名酒空瓶和包装若干。同时,专案组还对在盐城售卖假洋酒的其他下线进行了收网。

由于利用回收的真瓶进行灌装,仿真度较高,不常喝洋酒的消费者不仅很难从口感上区分真假,也很难想到“高大上”的品牌洋酒是从毫无资质的黑作坊中流出。“这些调制灌装设备十分简陋,操作过程全程暴露在杂乱的开放空间内,制作出来的酒根本无法达到食品安全标准,对人体健康极易造成影响。”盐南公安分局环境警察大队民警陈力介绍。

至此,该案的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警方共查获300余箱假洋酒,数量达3000余瓶,涉案金额近千万元。目前,刘某某等犯罪嫌疑人均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审理中。

标签:
责编:芦艳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