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盐南高新区城管局争当垃圾分类“领头雁”
2021-02-02 11:4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2月2日盐城讯 实现118个居民小区全覆盖,回收可回收物10000余吨、有害垃圾3.61吨……近年来,盐南高新区城管局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该区已成功打造6个省级示范小区,1个省级示范街道,2019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片区,2020年17个小区被评为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

加大设备投入 完善收运闭环

盐南高新区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把垃圾分类纳入区重点攻坚任务,先后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治理方案、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办法和三年行动计划。同时,成立了11个部门和5个街道办事处组成的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该区共完成垃圾分类小区118个、单位218个,公共区域分类投放设施达到3000余只;在全区布点有害垃圾专用桶500只;完成辖区内896家餐饮企业、机关食堂餐厨垃圾单独收运,共投放餐厨垃圾专用桶1100余只;完成辖区内14个农贸市场有机易腐垃圾单独收运,共投放农贸市场有机易腐垃圾专用桶300余只。

经过多次市场化改革,盐南高新区垃圾收运体系已实现辖区全覆盖,并形成一套规范有序的作业流程。在处置终端建设方面,该区已建成可回收物分拣中心1座,分散式有机易腐垃圾处理站2座,封闭式有害垃圾暂存点1座。

创新运作模式 打造特色亮点

为深入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盐南高新区城管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了4家国内行业知名企业参与该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结合该区实际,将区域划分为4大片区,实现小区、社区、机关等分类工作同步进行。

“我们根据运营公司的回收量进行补贴,运营公司要想获得政府补贴,只能通过增加居民的参与率、提高回收量来保证,从而确保垃圾减量到位。”盐南高新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采用智能化分类回收箱,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做到准确计量,将回收量数据实时统计上传,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

在硬件配备方面,盐南高新区已实现218个机关单位全覆盖,更换分类收集容器1000余只,在新龙广场、新都商务大厦安装智能回收箱各1台,实现了有食堂的单位餐厨垃圾单独收运,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全链条基本建成。该区还开展“六进”宣传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近1500场次,宣传居民超30万人次。

严格督查考核 确保长效管理

盐南高新区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纳入年底绩效考核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定《盐南高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明确相关单位年度考核内容,并细化分解;设置多元考核主体,对街道、各部门分开考核,对第三方公司实施专项考核。

该区建立督查队伍,严格执行考核规定,对每个督查对象,认真对每一项指标,采用台账查阅、听取汇报和实地查看的方式,做到每一项指标的考核结果都有严密的考核依据;建立督查通报制度,按月明确进度标准,紧盯细督。

此外,充分发挥考核“标尺”和“指挥棒”的作用,督促相关单位按照考核结果整改上阶段工作并积极开展下阶段工作。对考核成绩靠后的单位,实行“回头看”,限期整改存在问题。同时将考核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考核台帐,并将所有考核相关材料统一存档。(熊兆奎)

标签:生活垃圾;新区;闭环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