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7日盐城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放眼望去,一片片稻田里稻浪翻滚、遍地金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在射阳县水稻新品种筛选示范基地,该县农业部门正在组织农技专家、种植大户进行水稻新品种现场测产,为下一步稻麦品种筛选提供科学数据。
基地技术负责人介绍:“今年基地示范品种多,示范效果好。示范种植的品种:南粳5718、金香玉1号、武香粳113等每亩实收产量均超过700公斤,亩产值均超过1800元,比普通稻田多收入三百元一亩。”同时,射阳县进一步加大对水稻高产创建的实施力度,通过项目和技术力量整合、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集成,农技农艺结合等,切实让示范基地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实现了平衡增产。
水稻新品种筛选示范基地位于射阳县海河镇革新村,总占地面积103亩,以品质保优配套技术为支撑,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科技含量,主要实施内容为高品质大米专用新品系选育与鉴定、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的示范、稻米食味品质保优栽培技术展示和射阳县水稻新品种筛选,是江苏射阳大米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建设的百亩水稻种子“育、繁、推”一体示范基地。基地邀请江苏省农科院王才林研究员和当地农技专家组成专业团队,在实验田培育种植、比较筛选新品种。2020年水稻新品种筛选由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品种26个。
推广研究员钱朝阳喜欢去田垄间转转,秧苗关键生长期更是风雨无阻。田里的秧苗分蘖了,抽穗了,杨花了,结实了......都能看到他矫健的身影闪动在片片绿意葱茏或金黄灿烂的稻田里。已经五十多岁的钱朝阳开心地说:“你看这里空气风景多好,还锻炼身体,还是稻田里爽快!”他们把对农业的热爱全部倾注在稻田里,在旁人眼里枯燥的筛选、对比试验变得津津有味。
王才林研究员说:“一个新育成的品种能否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必须经过筛选、区试、生试等试验环节以及通过品种审定,而只有科学,严谨地对待品种试验工作,才能真正筛选出生产所需新品种。”通过两年多的试验示范表明,射阳1号、2号表现食味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适合在射阳地区种植。测定结果表明,射阳1、2号食味品质优,外观品质好,出米率高,平均亩产650公斤以上,抗条纹叶枯病和白叶枯病,中抗稻瘟病和纹枯病。
优新品种的选育筛选以及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造就了优质高产的食味“射阳大米”。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国际粮油交易会),“射阳大米”以其广泛的受众、良好的市场反馈以及独特的口感再次被组委会授予金奖,这是自第十五届国际粮油交易会荣获金奖以来,第四次获此殊荣。高产、抗病、食味优新品种的选育有效助推了广大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增效,今年射阳县秋粮再获丰收,水稻种植面积139万亩,预计总产近90万吨。(陈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