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渔港小镇党旗红
2020-11-06 11:3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1月6日盐城讯 如今,走进渔港特色小镇射阳县黄沙港镇,两种色彩让人怦然心动:绿色,青翠欲滴,生机盎然;红色,激情勃发,热烈奔放。红与绿交相辉映,构成了渔港小镇独特的魅力。

今年9月初,一场声势浩大的渔港特色小镇建设大会战,在黄海之滨射阳县黄沙港镇打响。一面面鲜艳的党旗插在会战第一线,一座座坚强堡垒屹立在火热的施工现场。黄沙港居委会党总支,渔港小镇建设的“尖刀班”,在攻坚克难的战斗中,冲锋在前,熠熠闪光。

“先锋先行”树旗帜。该居位于黄沙港镇中心地段,是渔港小镇的核心区。该居辖区内鱼跃大道是黄沙港集镇主干道,鱼跃大道横贯东西,是G228国道进入黄沙港的门户。大街两侧有居民住房298户、办公用房4处、学校1所、企业2家、大型超市3家、中心菜场1座、经营门市121家、酒店宾馆28家、寺庙1所、码头15座。根据渔港特色小镇建设规划要求,鱼跃大道两侧实行街景立面统一改造,且必须在10月底完成。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黄沙港居委会党总支迎难而上,要求总支82名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好群众表率。党员干部包干到户,责任到人。“先锋先行”成为每个共产党员的自觉行动。“我家处在鱼跃大道中心位置,我是共产党员,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带头拆除旧招牌,装上统一设计的新招牌。”共产党员、烟酒商店经营户李东不但自己带头拆除旧招牌,按照规划设计要求更换新招牌,还帮助居委会干部做好其他邻居思想工作,支持渔港小镇建设统一规划。

街景立面改造提升是一项美化工程,要将街道两侧全部更换成美观协调、色调清新、风格统一的新店招。然而,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个体经营户唐正富新装潢的门面花了8万多元,现在要更换,情绪抵触,可以理解。党员干部多次登门,与其促膝谈心,和风细雨做工作,终于化解坚冰,他欣然接受新门点改造。“街道干部多次来我家做工作,使我认识到,建设渔港小镇是党委政府为我们百姓办的实事,是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我家损失几万元事小,影响街道整体形象提升事大。”唐正富说。

经过党总支干部和党员的辛勤努力,不到两个月时间,鱼跃大街旧貌变新颜,一条绿色长廊犹如一条彩色项链,串连起精神堡垒、渔韵公园、渔港风情广场等一批精美别致、意境深远的观光景点,成为渔港小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无怨无悔勇担当。渔港小镇建设中,黄沙港党总支一个党员一面旗,飘扬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党员干部们从早晨6点上班,深夜十一二点回家,白天黑夜连轴转,没有人叫苦叫累。党总支书记尤海燕,两个多月没能看望在盐城读书的儿子。解除思念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和儿子视频通话。尤海燕把对亲人的思念化着工作的动力,全身心投入到渔港小镇建设和为居民服务之中。

残疾人王远全摆放水果摊的位置正在消防通道上,需要搬到离家较远的农产品销售集中点。王远全一时想不通。尤海燕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一次就在王远全的摊位上买了500多元的水果,还发动其他党员干部都来照应王远全的生意,作为定点帮扶的行动。王远全深受感动,乐意地服从居委会的安排。“今年九月中旬的一天,尤书记正在施工的工地上忙碌,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她父亲腿跌断了,已送往盐城住院。她母亲家住盘湾,离这里六七十里路。她赶紧上车,准备往盐城。车子刚刚发动起来,就接到渔港特色小镇建设指挥部会办的通知。她二话不说,前往指挥部开会。听说散会后她连夜来回开车一百多公里去盐城看望父亲,第二天一早又赶到了工地。”居委会同事陈军叙述了这感人的一幕。说起尤海燕在渔港小镇建设中的事迹,渔民们都感动不已。

尤海燕,正像她的名字,一只迎风搏浪的海燕,在渔港小镇不知疲倦地穿梭飞翔。

同心同德筑梦想。渔港小镇的灿烂前景,极大地催生了广大群众参与的热情,全镇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建设热潮。共产党员们尽职尽责,敢于担当,冲锋在前,坚决打赢这场高质量建设渔港小镇的硬仗。

黄沙港居委会党总支副书记吴清东,一天十五六个小时盯在施工现场,督促进度、检查质量、协调矛盾,三顿饭都是在路边叫快餐囫囵解决。九、十月份恰逢人口普查,更是忙上加忙。黄沙港是渔业镇,外来船舶和人口多,情况复杂。不少居民在外打工,晚上十点多钟才能回家。吴清东就连夜一家一家跑,一个船头一个船头摸,走访调查、汇总材料,常常通宵达旦。超负荷的工作和不规则的饮食,导致他感冒发热,一连挂了几天的水,但只要一拔下输液管,他就出现在工地上。“渔港小镇建设是市县重点工程,我是共产党员,就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黄沙港居委会党总支副书记吴清东铿锵有力地表示。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在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动下,群众参与建设渔港小镇的热情空前高涨,大家同心协力,为实现心中那份梦想不懈努力。

“我和父母同住在一个屋里,可常常几天见不上面。深夜我回家,父母早睡了;早晨天不亮我就赶往工地,父母还没有起身。有时刚刚睡下,居民一个电话,不问路多远,天多黑,我都要立即赶往现场。我们居委会的党员干部都是这样。哪里有困难我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群众有需要我们就奔赴哪里。”该居共产党员、团支部书记方海艳说。

“有困难,找党员。”成为黄沙港群众的口头禅,这也是对党员干部的高度褒奖。一线坚守、连续奋战,是他们工作常态的写照;不忘初心、服务群众,是他们使命担当的注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是他们精神气质的诠释。

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独具特色的街面装饰,渔港元素的雕塑小品,人头攒动的海鲜卖场,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渔港特色小镇的蓝图正在徐徐铺展,光芒四射的党旗在渔港小镇上空高高飘扬!(吴海艳 王荣)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