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条有关盐城的新闻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
一条是由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策划的“盐城新地标网红打卡地”百万市民推选活动。随着活动持续发酵,许多市民表示:“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推选活动,还真不知道原来盐城竟有157个网红打卡地,感觉越来越像大城市了。”
另一条是近日盐城入选以“人民城市,幸福小康”为主题的“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在这个以市民幸福感指数为评选标准的全国性推选活动中崭露头角,足见盐城人日常幸福指数的“含金量”。
有人说,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点战略叠加的城市,盐城人从不怀疑自己家乡的富庶,但要说到真正让盐城人自豪的,还得是会玩会买会吃的惬意生活。
盐城人心中的“网红城市”有多美
“盐城新地标网红打卡地”活动,截至目前市民推选的前4名网红城市:东台、盐南高新区、大丰、盐都,各有特点亦各有亮点。
东台有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的东台条子泥,铺天盖地的火红盐蒿与蓝天、白云、候鸟相得益彰,把湿地装扮成魅力四射的旖旎画卷;刚刚入选国家首批森林康养基地的黄海森林公园内,层林尽染,绚丽多彩;西溪古镇,有我省首部超现实飞天仙幻实景剧《天仙缘》,让天上人间再续前缘。
盐南高新区有苏北首个围绕打造城市“微旅游”特色街区——欧风花街,已成为盐城“文旅商”新地标、最美“城市会客厅”和“城市微旅游”目的地;情景消费地新弄里集潮玩、商业、文化于一体,则是当下年轻人必去的时尚潮玩地;中华海棠园集吃、喝、玩、乐、游一条龙,是城市休闲后花园。
大丰不光有中华麋鹿园、荷兰花海,更有“长三角文旅标杆”品牌《只有爱·戏剧幻城》,再现“文旅+”标杆,擦亮“大丰好玩呢”金字招牌。
盐都有“美丽大纵湖,自在东晋城”,依托里下河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水乡民俗活动,让游客游水乡、赏美景、品民俗,尽享慢生活。
“盐城第一高”不断刷新
地标建筑,聚焦着城市魅力,更凝结着人们关于一座城的记忆。上述景点让人们既看到盐城深厚的文化内涵,又看到盐城现代文明发展成果。当然,也能让人想起过去。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盐城,以“中市桥”为中心,仅有东、西、南、北四条街。1956年城市改造,东西大街被更名为“建军路”,南北大街则被更名为“解放路”,此后也逐渐发展成为盐城最为繁华的两条路。
而从市中心向东望有一座5层的地委大楼,那就是盐城当时最高的楼。渐渐地,人们用“一条马路两座楼,一个公园两只猴,一个警察管两头。”这句经常张嘴就来的顺口溜,来调侃老盐城市区的“面貌”。
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让盐城高楼破土而出,越长越高。1987年,13层高的盐城商业大厦掀起购物热潮;1992年,16层高的盐城邮电大楼落成;2000年左右,24层的供电公司宿舍楼和26层的农行大楼相继刷新盐城的高度;直到2011年,盐城电视塔以195米的高度再次打破纪录。不过,这盐城第一高楼的称号已被易主。
盐城国贸中心高216米,地上46层,预计今年年底交付。届时,该中心将集酒店、餐饮、娱乐、办公等功能为一体,成为未来盐城主要的商务地标建筑。
继续支持你心中的“网红”
事实上,这几年盐城一直不停变化,变得让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们都感到惊艳,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断刷新盐城高度,腾空飞跃的城市内环高架让人们出行更加地便捷,高铁建设的步伐日渐加快,民航航线的发展不断增加,都让这座城与世界联通更加紧密。
离开家乡盐城40年的美国华人总商会会长、美国远程集团董事长、美国华人联合总会名誉会长程远,在参加“盐城知名人士故乡行”时,当他隔着汽车玻璃,望着一段段从眼前闪过的立体高架桥时,不禁想起往事,“过去立体高架桥只有在大城市或国外才能看到,没想到盐城这么快就建好启用,感觉挺意外,非常有气势,换在以前不敢想象。”
请你为大美盐城投票,继续支持你心目中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