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6日盐城讯 4月8日,武汉解除封闭隔离,而盐城市建湖县近湖街道桥东社区党员志愿者刘井伟也在这一天结束了武汉南湖景苑小区的志愿服务任务,从2月23日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招募志愿者起,他坚守在这一岗位已有44天。
现年31岁的刘井伟,是建湖县近湖街道桥东社区居民,正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读研究生。今年6月即将毕业的他,在年前特意邀请嫁在上海和扬州的两个姐姐来汉过年,结果因武汉封城,三姐弟被滞留在当地。在出租屋隔离期间,他就一直在想能做点什么,从武汉疫情爆发开始,他就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动态。2月23日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了招募志愿者官方倡议,他不仅第一时间在网上报名,还动员两个姐姐参与进来。“当天下午我们按照安排,到武汉洪山区幸福社区报到,经过半天自我防护培训,并领取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后正式上岗。”刘井伟说。
向险而行,哪有需要就冲向哪里
幸福社区把南湖景苑小区6个楼幢、约280户居民的服务保障交给了他们,负责物资发放、商品代购、信息排查以及门岗值守等任务,这些任务会根据需要随时机动调度。
他领受的第一个任务是摸排居民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有人口信息、服务信息,更有确诊病例的诊疗动态信息,而他服务的片区就有3户确诊病例。他一边核实确诊病例医治情况,一边通过微信群了解居民不同的服务需求。他摸排到辖区内有1户癌症患者需要特殊药品配送、2户独居老人需要生活物资采购,列为社区重点帮扶人群。
哪里有需要,哪里缺人手,他们就根据社区安排冲向哪里。为居民发放物资,帮居民采购药品商品,在小区唯一出口测量体温、进出管控,每一项任务不论风险,义无反顾。
无悔抉择,只为当初诤诤誓言
在志愿服务期间,他们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发放物资,因为小区处于封闭状态,居民各类物资需要志愿者一一送上门,但是配送时间不固定,刘井伟他们就要随时待命,不分白天黑夜,保证居家隔离群众的日常生活。
在疫区投身志愿服务,注定是充满艰辛的。面对未知的传染风险,如何和群众接触又是一个挑战。在紧张氛围笼罩下,居民对陌生人往往心存顾虑和排斥,不理解不配合时有发生。他们的服务仅靠态度热情远远不够,解除顾虑赢得支持更为关键。因而上门时不仅要穿戴完整的防护装备,和居民交流还要时刻保持安全距离。即使这样,他们仍受到不少委屈。发放物资时个别居民一时联系不上,因为没有及时领到物资而进行责难。谈及这些,刘井伟轻描淡写地说:“说实话,都是普通人,不害怕是假的,但我是部队培养的党员,在生死考验面前,我必须践行入党宣誓的誓言,我觉得值!”志愿服务结束后,武汉市、街道和社区分别为他们颁发了奖章和证书,所在学校也宣传了他的事迹。
两度抢险,有召唤我必上
出于对军人的崇拜和军营的向往,刘井伟在大学毕业后,毅然报名参军,在武警湖北十堰市服役五年,部队的大熔炉锻造了他冲锋在前,不惧生死的军人刚毅品质。在部队期间,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获评优秀士兵一次。
2012年8月,十堰市茅箭区发生洪涝灾害,他奉命与120余名战友一起,冒险徒步涉水到达被洪流围困的“孤岛”,解救、转移、疏散围困群众近千人。随后加固堤坝、清理淤泥,最终打通了一条救援通道。2013年3月8日,部队驻地西侧山林突发山火,火带迅速延长至1500余米,他又一次和战友们投身到灭火行动中,成功扑灭大火。部队的两次抢险经历,让他迅速成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刘井伟毅然选择勇敢逆行,再次书写“有召唤我必上”的军人本色。(彭桂梅 钱燊 孙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