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江苏网3月17日盐城讯(记者 程光)“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动的是‘奶酪’,碰的是利益,是一场攻坚战,我们必须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3月17日上午,盐城市政府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盐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羊维达的发言透着满满的决心和信心。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仅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近年来,盐城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制胜之道,不断深化改革、转变理念、优化服务、强化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当前,盐城正处在加速发展的关键期,去年以来,盐城市委市政府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部署要求,主动从发展的角度、企业的角度、群众的角度出发,对标上海等先进地区,加大制度集成创新,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把今年确定为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通过实现营商环境“优”,促进经济运行“稳”和市场活力“强”。
这份《实施意见》围绕努力降低企业成本、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着力构建诚信社会、健全完善配套机制四个方面,提出24项政策措施;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活动,开展亲商重商、公平诚信、审批提效、作风整治等4个专项行动20项子活动,确保到今年年底,全市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达85%以上,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再通过2-3年的努力,能够使盐城的营商环境在长三角地区具有一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最大限度降成本,充分体现盐城温度。企业是经济环境“冷暖”的最直接感受者,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为此,该市提出“两减五降”的措施,与企业共渡难关。“两减”就是减税降费、减少企业资金占用。“五降”就是降融资、用地、水电气、物流、劳动力成本。
千方百计强服务,充分展示盐城速度。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盐城将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为主线,对政务服务进行革命性再造,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全面深化“不见面审批”,企业开办实行全程网上办理,促进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区域“一地认证、全网通办”。
多措并举树诚信,充分彰显盐城气度。将系统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定完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管理办法,全面推行“黑名单”制度,落实失信企业联合惩戒,让失信企业“一朝失信、处处受限”。对商事领域纠纷强化多元化解,实现市县两级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打造商会调解的“盐城样板”。
重拳出击治顽症,充分体现盐城力度。《实施意见》聚焦当前企业和群众反映最强烈、最为关注的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行动,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进行整改清零,为企业做大做强、行稳致远提供有力的保障。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羊维达表示,盐城将以《实施意见》的发布为新起点,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大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市场环境,努力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来盐投资兴业,携手共建“四新盐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