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刘婵:爱心礼物送给抗疫“天使”
2020-03-06 17:01:00  来源:盐城新闻网  
1
听新闻

  “宗明珠同志,你好!此刻的你和同事正在与时间赛跑,抢救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你们是盐阜人民的骄傲。从媒体上了解到你的事迹,我非常感动……”3月3日下午2时,记者与“中国好人”刘婵相遇时,她正在写信,一封送给驰援武汉抗疫医疗队员宗明珠的信。

  

  刘婵(左一)将准备好的信和礼物交由市中医院工作人员统一寄送。

  宗明珠是盐城市中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员中的“90后”队员,抵达武汉市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后,挑起护理病患的重担,成为冲锋在一线的战士。

  “‘三八’节快到了,我想寄些书籍和小礼物给明珠。”刘婵准备了女生喜欢的小礼品,真丝丝巾、丝质钱包和化妆盒,还有两本《盐阜警风》杂志。刘婵说,她是想告诉宗明珠等在武汉一线的医疗队员,他们在前方浴血奋战之时,我市广大干群、志愿者也在凝心聚力抗疫。信中文字充满力量,一气呵成,刘婵又仔细修改一遍,还特地用粉红色纸打印出来,十分温馨。

  

  刘婵在给宗明珠写信。

  当天下午,刘婵不当班。被群众称为“热心的刘大姑”的她准备做3件事:写信、献血、看望一户困难家庭。

  下午2时40分,记者和刘婵一起来到了万达广场的献血车上。“上个星期我就来过准备献血的,说是有些指标不合格,没有献成。”刘婵笑着说。刘婵是献血站的常客,10多年来累计献血4800毫升,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此时更是希望能在特殊时期尽点绵薄之力。工作人员反复检查各项指标后,发现刘婵的血压高出临界值不少,此时不适宜献血。刘婵有些懊恼:“以前献血没什么问题的,可能是最近没休息好吧。”

  刘婵准备去看望的这户家庭住在西城逸品小区。刘爱祥今年73岁,女婿于盐兵去年5月突患急性白血病,缺钱治疗求助时与刘婵相识。一路走着,刘婵说:“我一直认为,做社会最需要我们做的事,给予弱者一个信心,就是好事。”下午3时40分,刘婵在小区大门口遇到了刘爱祥。

  “刘大姑骑着电动车,一趟趟帮我们跑社区、街道、市社会救助中心等单位,帮我们跑手续、筹款。”刘爱祥说。当时于盐兵的儿子是一名研究生,给父亲移植了骨髓,但还是未能挽救父亲的生命。于盐兵去世后,刘婵又联系台湾商人徐石雄,每月捐赠1000元学费资助孩子完成学业。同时,刘婵又联系多名爱心人士,定向捐赠,帮助这个家庭。“刘大姑每隔两周就会来看我们,常送菜送物,这次送来了洗护用品,她可是我们一家的亲人啊!”老人接过刘婵手中的袋子,感激地说。

  下午4时许,刘婵赶到市中医院,联系上采购供应中心主任徐明,将准备寄给宗明珠的信和礼物交给他。“特殊时期,我们负责所有给武汉的医护人员投寄的物资,确保稳妥到达。”徐明说,“我们一定会将刘警官的心意带到,感谢您对我们医护人员的诚挚鼓励。”

  正如信中所写,“疫情严峻复杂,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暖暖的叮咛承载着浓浓的爱,飞越千山万水。

  

  采访中,记者(左)与刘婵一起参与献血。

  好人简介

  刘婵是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一级警长。从警32年,公正执法,深情爱民,坚守信访岗位13年,将信访窗口变成普法教育、心理疏导、人生引导、帮扶解困基地。通过办理信访案件依法处理121人、破案150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5万元。

  她是痛失子女老人的贴心闺女,是孤儿杨汇文的“警察妈妈”,12年将他精心培养成为优秀党员大学生;她筹集资金挖掘疏通千米河道,建起“中国梦农家书社”,捐赠优秀图书1200册,为伤残特困退伍军人等解决困难;她在黄尖小学成立工作站,打造成“文学创作基地、儿童心理驿站、家长培训中心、爱心中转枢纽”公益品牌;她走上献血之路17年,累计献血4800毫升,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她促进民族团结,结对帮扶西藏困境女孩卓玛,引领多人加入公益事业;她是笔耕不辍的省公安作家,发表作品25万字,宣传公安民警守护平安的感人故事。她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记者感言

  跟随中国好人刘婵半天,做了三件事,虽然事情小,内心却十分充实。刘婵坦言,个人力量十分有限,但尽可能倾听、关怀,送上力所能及的帮助,激发受助人生活的信心,看到生活的美好。刘婵做的事也许很平凡很微小,但如果我们每个人多做点平凡微小的善举,相信人间的爱会像满天繁星,闪闪发光,让世界更美丽。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雪峰 陶秋凤 文/图

标签:
责编:芦艳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