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26日盐城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盐城市滨海县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高度关注解决疫情可能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的影响,定期分析研判,分层分类指导,坚持防疫与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硬”,疫情防控不松劲、脱贫攻坚不停步。
“以前在外面打工两头跑,开销大,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一家老小,这样真好!”日前,在江苏海大食品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工作的周秀华发自内心地感叹。周秀华是滨海县现代农业园辛荡村低收入农户,以前一直在苏南打工,春节期间她通过县里开展的扶贫“职通车”活动,在家门口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方式。针对疫情影响,滨海县扶贫服务中心牵头组织镇、村全面摸清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和务工就业情况。全县去年建档立卡务工16855人,截止2月19日,已外出务工5211人,因疫情影响未外出11644人,短期有望复工6563人,今年全县就业需求3474人,其中低收入农户县内就业2277人。
根据低收入农户务工就业需求情况,滨海采取政策激励措施,引导和组织已复工县内企业就地优先吸纳暂时不能返岗的低收入农户,并在网上开展扶贫“职通车”活动,将企业岗位需求通过镇、村及时与低收入农户对接。此外,还对因疫情暂时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利用扶贫车间、公益岗位等,促进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推动低收入人口增收工作。
“通过政府部门拉线搭桥,现在我们草莓园第一期草莓已全部售罄,第二期草莓上市要等到4月份。”东坎街道沙埔村红胜火草莓园负责人陈乃久难掩喜悦之情。红胜火草莓园是2018-2019年省委驻滨帮扶工作队引进到经济薄弱村的帮扶项目,因受疫情影响,刚上市的草莓就出现滞销现象。
为解决莓农的燃眉之急,滨海县积极联系县内大型超市、星期酒店、网购外卖平台等市场,设立扶贫产品专柜,鼓励县消费扶贫协会优先集中采购本地农产品。目前,通过政府部门助销、媒体宣传促销、农户自销等途径,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种养大户农产品产销总体趋于平衡。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正是县一级深入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关键节点,滨海把经济薄弱村“一村一案”和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巩固提升计划同疫情防控结合起来,逐村逐户摸排,重点推进低收入农户春管春耕、外出务工等产业就业增收项目制定和增收措施落实,从精力、时间上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
此外,滨海县充分发挥帮扶责任人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采取电话联系对接的方式,加大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指导低收入农户制定增收项目。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将有返贫风险和可能新发生的低收入人口纳入帮扶范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滨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