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益”起同行 苏鄂有我——90后湖北姑娘的盐阜情
2020-02-21 11:5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程光 屠君玲 李建霞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2月21日盐城讯(记者 程光 通讯员 屠君玲 李建霞)“您是本地人不用登记的”“房东和住户的身份证请一起出示一下”“这边麻烦您确认并签字”……眼前这个普通话、盐城话来回切换的姑娘,一个月前还是盐南高新区新河街道新怡社区重点关照的包保户,如今却以志愿者这个新的身份,成为社区工作人员战“疫”的好拍档。她叫小姚,一个有着浓浓盐阜情的90后湖北姑娘。

居家隔离 尽责有我

时间拨至1月17日。向单位请了四天假回湖北探亲的小姚,风尘仆仆地回到新怡社区的出租屋内。躺在床上小憩片刻的她,跟父母道了声平安,便刷起了朋友圈。本来昏昏沉沉有了睡意,一则湖北疫情的消息让她迅速从床上弹起。“湖北有疫情,而我从湖北回来,如果有人因我受到牵连,这辈子都没法原谅自己。”怀着忐忑不定的心,她去医院做了两次检查、备齐生活物资、拒绝朋友探访、开始自我隔离。

没有家人的除夕,清冷又孤寂;没办法帮助“生病”的湖北,无奈又自责。直到那群“温暖的人”出现,才终于照进了阳光。“知道湖北疫情的第一时间,我就去医院做了检查,没有异常。这些天也一直在家自我隔离,希望没给你们添麻烦。”眼前这个懂事的姑娘,让李纯冈和管佳慧两个包保人鼻头一酸。这以后,长达14天的居家隔离正式开始,但对小姚而言,却是温暖的开始。

早晚两次陪医生给她量体温;一天三顿送盒饭和水果;帮她扫地、拖地、用药消杀、开窗通风、倒垃圾、购置居家用品;为她推送空中课堂,由专业老师进行心理辅导,并教唱歌、跳舞……“我不知道他们具体的名字,我只知道,他们是最‘温暖的人’。”

社区工作人员的暖心,也同样换来了小姚的贴心,隔离的第三日,小姚喊住刚打扫完屋子准备离开的管佳慧,将大门钥匙交与她:“以后就不用小心翼翼地敲门了,直接进来吧。隔离不隔爱,感谢有你。居家自我隔离,尽责有我。”

“益”起同行 担当有我

“主任,在吗?”2月16日晚,李纯冈的微信里突然弹出一条对话框。那是自包保关系解除之后,他与小姚的第一次对话。“你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尽管说。”但凡能自己解决的事,她从不会麻烦工作人员,会是什么事呢?李纯冈反复斟酌着话语,文字还未发送出去,那头的文字又已传来:“我想和你们并肩作战,去做志愿者,不需要报酬,也不用管饭,江苏支援那么多人去我们湖北,我也尽点微薄之力。”李纯冈的鼻子再次泛起酸意,打出的字又反复删除,半晌他回复过去微信表情:竖着的大拇指,并告知小姚,让她等通知。

2月18日晚,正观看疫情新闻的小姚,接到了管佳慧的语音电话:“安排你在新园新村南侧出入口,给小区外来人员登记信息并发放临时出入证,明天开始上岗,你看可以嘛?”“好的,谢谢你。”语音结束后,激动的她又发送了一条微信:“明天早晨8点半,我准时到。”

临时的活动板房、简陋的桌椅、嗖嗖的寒风,冰冷的双手,但一声声谢谢却让柔声细语的小姚内心滚热。

“小姑娘来了之后,我比前几日可轻松太多了,上手快,有耐心,还细致。” 新怡社区的网格员朱兰凤,是小姚的“搭档”,两人共同负责新园新村二区外来人员的信息登记和临时出入证发放。新园新村流动人口有1000多人,需登记房主和租客的双份信息,手工记录并不难,但让50多岁的朱兰凤头疼的是需手机操作健康状况申报。由于返工潮的到来,每天近100人的信息录入着实不轻松,90后的小姚帮上了大忙,她却依旧觉得做的远远不够:“‘益’起同行,担当有我。比起盐城乃至江苏为我们湖北做的,我所贡献的,真的微不足道!”

心手相连 苏鄂有我

28岁的小姚,来自湖北仙桃的一个小城镇。早在2015年,她便在盐城工作过,因而盐城话说得也很顺溜。充满魅力的城市风景、种类繁多的特色美食、善良淳朴的盐阜人民,那两年,小姚通过朋友圈记录着在这里的生活,也让湖北的亲友认识并喜欢上她所热爱的城市。

2019年,对盐城念念不忘的小姚再次回到这里,四通八达的高架、正在建设中的高铁、更加摩登的城市,让她感到些许的陌生,但更多的,是惊喜和熟悉。这个叫盐城的地方,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她的第二故乡,她也终于明白,妈妈曾说过的,江苏和湖北是有着浓情厚意的,这份感情便藏在长江里,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姑娘啊,盐城的第二批医生,又来我们湖北啦,家里没有别的,就是蔬菜多,送了很多给乡里乡邻,也想给他们送上点。”电话那头,妈妈的语音哽咽,电话这头,女儿的眼眶泛红。“好啊,我也会带着湖北人民对他们的感恩,多做对地方有帮助的事,我们一起加油。”

心手相连,苏鄂有我。小姚说:“在盐城一天,就会尽自己的全力为了公益而行,就算有一天回到自己的城市,也还会做两地最贴心的‘守护者’。”

标签:隔离;湖北;盐城
责编:郭玲玲 崔欣